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全球化生态思潮的发展,“生态”一词已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且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科学研究领域。生态翻译理论(Eco-translatolagy)主要以“适应”与“选择”理论为基础,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释。该理论依据汰弱留强的自然法则,从“三维转换”实践层面对译文的优劣做出评价,自2001创立起被广泛应用于文本翻译。
本文试图将该理论运用于戏曲翻译中,通过对伯奇、张光前和汪榕培分别翻译的《牡丹亭》三个英译本的翻译特点剖析了译者在“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等方面所使用的三位转换策略,从而证明该理论对戏曲翻译的适用性。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对昆曲翻译做出新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