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Batstone(1994)认为语法是外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法在语言学习中占据着主要的作用,然而中国学生语法学习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对于小县城或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因此英语学习者迫切需要通过一些可行性的学习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英语语法成绩。学科思维导图学习策略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和脑科学理论发展而来的较为先前的可视化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迎合了近几年提出的英语核心素养和2017年新大纲中对高中生思维品质的发展需求。本论文以对学生高考尤为重要的定语从句为主要研究材料,并将学科思维导图学习策略应用于某县高一学生英语语法的学习当中,测试这种学习策略是否对当地学生语法学习有效。本论文以问卷调查,试题测验与访谈为研究工具,基于思维导图学习策略的相关理论依据,开展了此次应用研究实验。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如以下所示:1.学科思维导图学习策略对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动机有何影响?2.学科思维导图学习策略对学生的语法成绩有何影响?3.学科思维导图学习策略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影响相同吗?4.不同水平学习者对学科思维导图使用的态度如何?某县高一的两个班的学生参与了此次应用研究实验。在实验开始前,作者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的英语语法现状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学科思维导图并且对语法学习存在畏惧心理。在此基础上作者开展了本次实验,实验的前测成绩取自于两个班学生的入学成绩,其实验结果显示两个班的英语学习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且处于同一水平。之后将两个班分为传统班与实验班,并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将近一个月的学科思维导图学习训练,使学生掌握并能够应用于语法学习当中。实验中,在语法学习中,传统班的学生采用传统的笔记手段,实验班的学生则借助于学科思维导图记笔记的方法学习语法。实验结束后,作者除了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后测成绩比较和问卷调查,又将实验班三组学生的后测成绩利用ANOVA进行了组内比较,并针对不同组的学生开展了一次访谈,调查他们对于学科思维导图应用于语法学习的观点和态度。从实验的后测与组内差异的语法成绩结果可以得出:学科思维导图学习策略能够激发学生语法学习动机;学科思维导图学习策略对整个班学生的语法学习成绩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对中等学生而言。本次实验研究虽然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只是对学生的节选了学生的几个思维导图片段进行了分析,不够全面,但作者还是期望能和读者一起分享与探讨学科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法中的应用情况并能为英语学习者在选择英语语法学习手段上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