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j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特征、生成机制、变异原因及其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所谓“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由前置模标为英源成分,后置模槽为汉源成分共同组合而形成的词语。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深化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研究,弥补当代汉语汉英融合词语的研究不足,探索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模式的特征,考察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生成机制与变异原因及其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基于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特点,本文以语言接触理论、隐喻与转喻理论及概念整合理论、构式压制理论、词语模理论等作为分析与论述的理论依据,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及对比法进行研究。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梳理了相关研究,介绍了本文运用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阐明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目的。其中,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外来词(语素)的引进方式研究、外来词的内部成分研究、外来词的语义构造研究、外来词的结构规则研究、外来词的汉语化研究和含外来成分的词族研究。第二章论述了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模式的特征。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大量生成基于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模式,故本章论述了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模式的组成成分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包括英源模标和汉源模槽的音节特征、语法功能、语义类别,英源模标与汉源模槽的音节关系、语法关系、语义关系。第三章阐述了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生成机制和变异原因。双语来源触变机制、三性共轭衍生机制、融媒传播扩散机制是当代汉语汉英融合词语的一般生成机制。此外,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生成机制还有语音语义和谐机制、跨语言类前缀借用机制、汉语系统语法化机制。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变异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认知因素和词语搭配因素等。第四章以个案的方式讨论了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特点。本章比较分析了三组具有相同点的后空型汉英融合词族,在对比中描写并突出各自的特点。这三组词族分别是模标均与“展示”义有关的“晒X”和“秀X”词族、模标均与互联网有关“网X”和“云X”词族以及模标均与社交平台有关的“博X”和“推X”词族。第五章讨论了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填补了当代汉语词汇系统的“词汇空缺”,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法和造词法,蕴含了语言接触过程中汉语词汇衍生的规律和机制。第六章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加以展望。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英源模标以单音节和双音节为主,其语法功能以名词为主,与英源外来词语义的关系表现为以英源外来词的原义为主,泛化义和属性义为辅。汉源模槽以双音节为主,其语法功能分为作非功能核心和作功能核心两种情况,其语义内容是汉语固有语义,可分为表示人称、事物或现象、动作、特征四种类型。单音节和双音节英源模标主要与单音节和双音节汉源模槽进行搭配。英源模标与汉源模槽的典型语法关系为二者构成语法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非典型语法关系为英源模标和汉源模槽的一部分的组合与余下的汉源模槽成分构成语法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英源模标提供语义背景或动作行为,汉源模槽提供语义核心或说明动作行为及其对象。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的生成,既受当代汉语汉英融合词语的一般生成机制的制约,又有其特有的生成机制。由于社会因素、认知因素以及词语搭配等因素的影响,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变异。数量众多的当代汉语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因填补了当代汉语的“词汇空缺”,丰富了汉语的造词法和构词法,蕴含了语言接触过程中汉语词汇衍生的规律和机制,从而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具有词族特征的后空型汉英融合词语,因此未涉及目前与汉源成分组合能力较弱的英源成分与汉源成分的言语组合。随着这些英源成分与汉源成分组合能力的增强,形成的词族日后也应纳入相应的研究范围之内。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鱼粉资源短缺且价格昂贵,使得饲料成本不断攀升,急需寻找优质廉价的新蛋白源。目前家禽副产物中的鸡骨架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年均产新鲜鸡骨架近400万吨,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鸡骨架通过酶解处理可获得优质廉价的功能性蛋白源,即酶解鸡浆,其含有大量的肽类和部分游离氨基酸,营养价值全面。研究表明,酶解鸡浆因富含多肽而具有抗高血压、抗氧化、抗菌以及促进钙吸收等生物活性与功能。为此,本实验旨在通过生长、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一种胞外菌,革兰阳性,定植于人上呼吸道黏膜中。这种无症状定植在宿主免疫状态低下和强毒血清型感染时,可能发展为侵袭性疾病,如社区获得性肺炎、败血症、脑膜炎、中耳炎等。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是一种多蛋白复合物,由受体蛋白、衔接蛋白和效应蛋白组成。炎症小体的受体蛋白大都属于NLRs家族和ALRs家族,根据受体蛋白组成的不同,研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严重的侵袭性感染。葡萄球菌O型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O,SEO)是一种新型肠毒素,具有超抗原和催吐活性。已有研究表明,S.aureus某些毒力因子如溶血素(Hlα)、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和杀白细胞素(PVL)可以诱导炎症反应,
在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与依法治校背景下,以法治思维与方式保障、规范高校学位授予权,做到既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又能“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压实法律底线以规范权力运行,确保教育公平正义其意义深远。高校学位授予权性质定位复杂,关键在于其权力来源的多元性。其一,法律授权高校代行国家学位授予职权,使其具有行政权力特性;其二,高校作为学术组织所内生的专业学术评价权,使其具有学术权利特性。学术权利经法律授权
命名实体识别研究(Named Entity Recognition,NER)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发挥着基础而关键的作用,同时也长期面临着技术难点。当前的研究方案依然无法有效解决实体OOV(Out of vocabulary)问题,并且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平面的命名实体识别上,所提的序列标注模型无法用于解决实体的嵌套问题。先进而强大的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推进了命名实体识别任务的发展,但BERT类的模型
在水产养殖中,磷元素是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生长的必需基础元素,是养殖水体中限制初级生产力的营养元素之一,同时磷元素在水体内过量积累是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稳定状态的转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解磷微生物可将难溶性磷分解成活性磷,土壤相关的解磷微生物已有大量报道,而在国内解磷微生物应用到水产养殖中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蜡状芽孢杆菌S458-1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不同难溶性磷的解磷能力,通过紫外诱导变异提高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细菌性疾病频发,目前针对细菌性疾病的防治主要为采用抗菌药物抑制病原菌,造成了环境污染及细菌耐药性增加等问题。疫苗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生物制品,是防控病原微生物引发的各类疾病的重要手段。本团队从重庆任河水体及病鱼中分离出两株病原菌,本试验拟从两株细菌的分离与鉴定、对鲫(Carassius auratus)的致病试验及灭活疫苗对鲫的免疫作用和免疫保护效应方面进行研究:1.从水体和
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是我国主要的淡水珍珠贝类,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珍珠生产国,平均年产量超过1000 t,占全球产量的98%以上。然而,随着水环境的污染和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三角帆蚌的病害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制约着其养殖业和珍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针对重庆市贝类养殖试验基地爆发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开展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病理
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下,在线教育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线教育也在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当前高校在线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难以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现有研究大都从外部因素入手去探究在线课堂中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忽视了在线课堂内部的关系性。本研究运用布迪厄场域理论对高校在线课堂场域进行分析,如何厘清高校在线课堂场域内部的关系,形成健康运作的高校在线课堂场域,使得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在民族地区特定的社会空间,特定的社会场域里,担负了特定的责任和使命,与我国民族繁荣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作为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承担着教书育人、开启民智、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的责任和使命。政策倾斜使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经济收入与城镇进一步缩小,但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因为其处于民族性和乡土性交叉重叠的场域内,且时代赋予其越来越多的历史任务,他们身份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其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