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GPU平台的铁路异物侵限检测系统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ind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快速增长,如何保障铁路安全运营成为一个关键问题。铁路异物侵限作为铁路行车安全重要威胁之一,要求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目前,基于视频图像分析的铁路异物侵限检测算法主要是部署于后端服务器中,图像数据由于带宽限制在传输过程中存在丢失,且多路图像用单个设备的处理方法会进一步加剧检测延迟,难以实时高效地识别异物。因此,为了满足铁路异物检测任务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嵌入式GPU平台的铁路异物侵限检测系统。本文主要完成了铁路数据集的构建,异物检测算法的设计和嵌入式平台下的系统优化三个方面的工作。为了解决样本类别不平衡问题,本文利用高速铁路沿线相机采集的监控视频和网络中采集的图像构建了铁路异物入侵数据集,包含了不同天气,光线变化和地域等诸多场景符合实际要求。为了提高网络的计算效率,本文以SSD框架为基础提出了AF-SSD算法来实现异物识别任务,首先通过K-means算法得到适合铁路数据集的候选框信息来加速网络收敛速度;然后使用轻量化网络Mobile Net替换VGG-16作为新的特征提取网络减少主干网络的计算量,通过修改卷积层步幅使得浅层预测特征图后置包含更强的语义信息来提高对小目标的分类性能;最后设计了一个自适应特征融合模块,使得网络在推理过程中能够根据输入图像中目标的尺寸大小自主地以不同的权重进行深度特征和浅层特征融合。AFSSD算法在PASCAL VOC公共数据集检测精度达到了76.1%,其中小目标的检测效率比SSD提升了一倍,铁路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达到了89.66%。为了解决数据长距离传输过程中丢失和检测延迟问题,将检测算法AF-SSD部署到嵌入式平台NVIDIAI Jetson TX2中。但由于平台功耗限制,可以通过优化方法来最大化平台性能以提高检测实时性。具体优化策略包括:利用Tensor RT优化模型计算图来提升GPU的利用率,并降低网络推理的数值精度以节省内存和计算量;使用Gstreamer组件进行视频硬解码减少CPU的工作负荷,并采用多线程设计将视频读取和模型推理分离,避免视频阻塞;将非极大值抑制模块NMS重构使其能利用GPU资源来加速后处理过程。本文设计的铁路异物检测系统,通过在嵌入式GPU平台上应用不同场景下的数据测试,该系统的整体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6.68%,其中小目标的检出率为79.41%,单位时间的速率在16FPS以上,具有良好的检测效率和实时性,满足实际铁路场景下异物检测的要求。
其他文献
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在物理结构层面上高度有序设计的新型超材料。光子晶体可以控制光流,提高光与介质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其在诸多领域均有广大的应用前景。其中在传感领域,将具有响应的传感介质置于光子晶体中,赋予其可调谐的光子带隙,可以制得针对各种外界信号源(温度、压力、气体等)的光子晶体传感器。从制作层面而言,基于薄膜光学的一维光子晶体由于其制作简单、工艺
铁路周界异物入侵检测系统是增强铁路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监控手段之一。由于我国铁路里程长、铁路网面积大,加之其与人类、动物活动区域重合,导致其面临人类、动物造成的周界入侵威胁。目前,使用基于视频监控的周界入侵行为检测是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但由于高速铁路网络过于庞大,使用人工视频监控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成本也过于高昂,且室外铁路视频监控将不可避免的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导致视频图像质量下降,这对于检测任务
运动想象作为脑机接口的重要应用之一,是运动康复训练的重要支撑,在军事、交通、娱乐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所以对运动想象的准确分类具有重要意义。不同运动想象的脑电信号在时域、频域和空间域上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当前运动想象分类研究大多只考虑了某一维度或者某两维度的信息,无法全面捕获脑电信号的内在特征;而且脑电信号所携带的信息并非同等重要,现有方法无法自适应地捕获所有维度中最有价值的信息;此外,基于深
铁路系统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挥重要骨干作用,铁路系统的运营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对过去的事故案例开展事故数据学习和分析工作,获取准确的事故致因作用机理和关键致因,可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本文针对铁路事故数据特点,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对事故致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设计事故致因提取及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确定事故发生的传播机理和关键致因。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铁路事故报告文本特点,设计了基于词加权的L
脑电信号(EEG,Electroencephalography)具有易于采集、获取成本低、时间分辨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可以测量不同大脑状态的非侵入性脑成像手段。然而,脑电信号记录的脑电活动经常会受到伪迹信号的污染。所以自动移除EEG伪迹的算法对于临床诊断和脑-机接口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眼电信号(EOG,Electrooculogram)是脑机接口(BCI,Brain-
随着我国公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的逐年增多,货运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加之国家层面对车联网和智能网联终端设备的鼓励和支持,如何应用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技术提高公路货运安全水平成为交通安全研究的新方向。据此,本文基于货运车辆车联网终端采集的车辆轨迹、运行状态和预警信息,研究货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疲劳驾驶预警、超速驾驶预警和碰撞预警等车联网驾驶预警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产生预警的热点路段并揭示其主要影响因
激光超声检测是使用激光辐照物体表面激发超声波,根据所探测到的超声波变化来实现缺陷检测。其不但有着常规超声的优势,还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宽频带、波形丰富等优点,十分适用于物体的无损检测。本文使用激光线源激发超声波,从有限元仿真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激光线扫描检测金属表面缺陷的机理,并搭建实验系统对钢轨踏面缺陷进行了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激光超声基本理论和有限元法,构建了激光线源激发以及表面缺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微型化、高性能、多功能等,这些要求对材料和器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近年来,有机分子一维微纳结构,如纳米管、纳米线等,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一维微纳材料独特的结构及其量子尺寸效应所展现出的奇妙物理性质,结合有机分子特殊的性质优势有望满足人们的需求。总之,一维有机微纳结构作为光子学器件的基本构筑单元,实用性背景很强。微纳光波导作为光集成回路(P
真空管超高速列车是一种新型的铁路运输技术,它可以在接近真空的低气压管道中实现超高速运行。由于真空管超高速列车属于新兴领域,并且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许多技术还不成熟,尤其是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目前,真空管超高速列车的通信系统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列车超高速运行的情况下,传统的无线自由波接入方式不再适用,因为该方式会产生严重的多普勒效应,且在进入管道及车厢的过程中会产生严重衰落;第二
近半个世纪以来,太阳能作为传统化石能源替代品之一,因具有清洁、丰富和稳定的特性,而得到了广泛地探索。根据太阳辐射能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及紫外频段的分布,理想的太阳能吸收器应该在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另一方面,对于超材料吸波结构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微波频段发展到了近红外和可见光频段,因谐振图案尺寸与其工作电磁频段内的波长的一致性要求,在红外、可见光及更高频率的波段内的光吸收超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