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动因的实证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加入WTO,融入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不断发展,商业银行“走出去”战略逐步实施。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本文在回顾以往的理论与实证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 (1)在所有权优势上,银行规模(BSIZE)、国际化经营经验(COG)和银行经营绩效(PERFORM)都对我国银行的国际化起到了正面的影响作用。其中,银行规模与国际化经营经验的作用更为显著。这证实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在所有权优势上有着相同的特征。 (2)在区位优势因素的分析中得出,双边贸易(BT)、对外直接投资(FDI)、文化上的相似性及地理上的相近(CUL_GEO)、金融中心(FC)、东道国国内市场的发达程度(DC)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区位优势因素实证结果分析表明,除了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一样的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以及文化上的相似性的作用外,金融中心以及东道国国内市场的发达程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同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与非金融企业的跨国公司为获得技术支持而对发达市场投资一样,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银行瞄准的是发达国家发达的金融技术与获取金融信息。 总的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与发达国家有相似之处,但是在某些动因上存在细微的差别。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松动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民离开农村走向城市。这些在城市里工作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却
为提高增值业务短信发送质量,采用提升短信网关最大并发数资源利用率的思路,提出一种短信网关前置机的实现方法:行业用户或SP服务器通过前置机与短信网关相连,在该前置机内实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为农村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是一个事关中国经济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由政策性银行、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