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习惯法在刑事司法中的适用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Q0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以来,中国法学界的诸多学者出于对“本土资源”的挖掘,便开始了对民间法与习惯法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及实践成果,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大家对习惯法作用和地位多是在民商事领域予以肯定,对于刑事领域的习惯法,无论是理论界的学者还是刑事实务中的法律工作者,大多都基于罪刑法定的法理基础得出排斥习惯法的基本推论,习惯法在刑事司法实践中长期受到轻视。即使有时候有采纳的必要,法律实务工作者们也是想方设法隐蔽地以现代化法治包装后才加以使用,正因为如此,其功能受到严重贬抑。少数民族世代流传下来的习惯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法律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仍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纠纷解决、秩序维护中都不难觅其踪影。但是在当代中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习惯法被推向非常尴尬地位。刑事司法领域的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犯罪与刑罚必须由成文法加以明确规定,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习惯法就成了刑事法治绝对排斥的对象。然而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现代刑事法律制度取代民间规则或秩序的努力在民族地区,尤其是基层,并不像理想规划中的那么成功,现行理论与司法操作中间仍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断裂与紧张。基于此,本文将在文献调查与实践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瑶族社会历史记录以及广西部分瑶族聚居地区地方志的查阅,同时走访具有代表性的瑶族居住地区,以典型的瑶族自治地区的刑事司法实践现状为例,以典型案例为突破口,引出法与法律、国家法与习惯法几大范畴,采用历史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习惯法在当代刑事司法实践中得以适用或适用受限的现实原因,试图在一种新的意义和维度上重新估价国家刑事制定法与习惯法之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探索习惯法在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本地位以及其实然解决纠纷之作用,同时探讨在法治现代化背景下习惯法可能进行的自身的规范化建设,力图开辟出习惯法在现代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操作可能。
其他文献
目的:为探讨玉米须多糖的超声波提取方法,同时观察其降糖生理活性。方法:本实验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玉米须中提取玉米须总多糖;采用四氧嘧啶造糖尿病模法,研究玉米须多糖对糖尿
以在建广州地铁盾构穿越岩溶填充区为依托,采用FLAC3D三维数值模拟程序,研究盾构施工力学行为,总结穿越岩溶填充区过程中围岩和管片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围岩变形主要集中在岩
理论界对于韩国对外经济战略的研究,往往认为其早期实施保护性更强的进口替代战略,而后期则选择自由度更强的出口导向战略,对于其对外经济战略的评价,也往往以1997年亚洲金融
伴随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了多种现代信息技术融合集成的新型物联网技术。该复合型技术通过整合射频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激光扫描技术,极大
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应当以高效率为目标,只有具有高效率的城市,才能产生良好的效益。本文以甘肃省12个地级城市为研究样本,选择固定资产投资、市区
体国经野一词,源自《周礼》。体,划分;经,丈量。中国古代把都城、田野划分为若干区域供居住与耕作,设官管理,不准随便迁徙。后来也就用体国经野泛指治理国家。行政区划可以说
<正> 在阅读《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中,我屡屡想到余华另一部长篇《活着》。《活着》以连续性的死亡事件为结构,叙述了主人公福贵的大半生。先是父亲摔死在粪缸,接着母亲病死
贵州产于中二叠统茅口组第二段的锰矿、铁锰矿、含锰菱铁矿,均分布在茅口晚期黔中台沟内。东部遵义一带为碳酸盐锰矿床,西部宣威—水城一带主要为锰帽型次生氧化锰矿床。笔者
农业作为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前提和基本保障,仍保留着最为传统的生产特点。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和
网络是20世纪以来应用得最广泛的发明创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工作,甚至渗入到每一个人生活当中。它的爆炸式的发展使得它的负面影响力也爆炸式的增长。其中,因网络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