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伦理剧讲述的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重在展现生活中的家长里短,并且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论述家庭伦理道德,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情感共鸣。家庭伦理剧通常围绕夫妻关系、代际关系和其它亲属关系讲述家庭故事,刻画了当下人们的婚姻观、育儿观和家庭生活中各种权利与义务关系,展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家庭价值观念。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渴望》到20世纪初的《中国式离婚》再到《婚姻保卫战》、《小别离》等,既是家庭伦理剧的变迁,也体现了家庭价值观的变迁。本文以优秀家庭伦理剧作品为文本,从不同家庭关系切入,例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分析不同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与互动,展现家庭价值观的具体变迁情况。从传统的夫妻关系到矛盾多元化的现代夫妻关系;从以父亲为主导的亲子关系到平等对话的亲子关系等,家庭的概念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家庭伦理剧是对家庭内部故事的表征,通过影像的方式,建构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作为叙事的文本,不仅建构了事实,也建构了人们的心理和实践。本文以家庭传播为视角,以社会建构论为基础,分析家庭成员如何通过互动和语言,塑造家庭角色和家庭身份。论文主要从三个不同阶段展现家庭价值观的变迁。研究发现,在家庭认同层面,家庭重心逐渐转移到夫妻关系上,传统家庭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变;在家庭代际层面,子代独立背景下亲子关系更为平等,传统孝道观受到一定的冲击;在家庭性别观念层面,强调男女平等,男女分工模式和两性关系等都更加开放与包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结合家庭社会学的相关内容,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和文化等方面解释家庭价值观变迁的原因有助于促进社会理解与认同。以家庭伦理剧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价值研究,也是一种反思性探索,既能让人们反思如何维护家庭和谐与稳定,也能为家庭伦理剧创作者提供一定思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