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酚A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的毒性和性腺分化的雌激素效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r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酚类对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双酚A(BPA)是一种化工原料的降解产物,对动物生存环境已形成污染。在高浓度下具有毒性效应,可直接导致动物中毒死亡;在低浓度对动物的内分泌机能具有干扰作用,导致动物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异常,从而影响种群的正常繁衍。本研究以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为研究对象,评价BPA对蝌蚪的毒性、抗变态和性腺分化的雌激素效应,探讨酚类环境雌激素的效应机制,并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将蝌蚪分为成体染毒组和野生组,分别暴露不同BPA浓度的水体中,变态完成后统计成活率、体长和体重、变态时间和雌雄比例,评价BPA对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和对性腺分化的雌激素效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AR和芳香化酶在性腺中的表达及ER在肝中的表达。主要结果如下: 1 BPA对中国林蛙蝌蚪24h、48h、72h的LD50分别为3.17×10-5M、2.993×10-5M、2.854×10-5M,SD为0.8009×10-5M。可见BPA在安全浓度以上,随着浓度的增加,蝌蚪的死亡率也增加。 2 在安全浓度以下,BPA在10-5、10-6、10-7M下对林蛙蝌蚪的变态成活率没有影响。在成体染毒组,BPA在10-5M下导致幼蛙体长减小。在野生组,各个BPA处理浓度对幼蛙体长没有影响。说明成体林蛙被BPA侵染后,其后代幼蛙的体长可受某一浓度BPA的影响而减小。 BPA在10-5M下,可导致成体染毒组和野生组蝌蚪变态后幼蛙的体重都明显减小,而在其它BPA处理浓度下,对成体染毒组和野生组幼蛙的体重都没有明显影响,说明BPA导致幼蛙体重减小仅在某一浓度范围。 3 10-5~10-6M BPA可延长蝌蚪的变态时间,随着BPA浓度的增大,变态时间明显延长。BPA对成体染毒组和野生组蝌蚪的抗变态作用无显著差异,说明BPA对蝌蚪的抗变态作用与其父母代是否被BPA侵染无关。 4 BPA在10-5、10-6M下,可诱导成体染毒组幼蛙雌性比例明显增加,在10-6M下,BPA可诱导野生组幼蛙雌性比例明显增加。说明BPA诱导中国林蛙幼蛙雌性比例升高仅在某一浓度范围,高于或低于这一浓度范围都不能引起雌性比例明显升高。成体染毒组受BPA诱导而雌性比例升高所适应的浓度范围比野生组大。 5 BPA可诱导林蛙出现雌雄同体,雌雄同体的比例与BPA浓度的变化未呈现一定规律。雌雄同体均出现于成体染毒组,在野生组未出现。可见成体染毒与雌雄同体的形成关系密切。推测林蛙成体受BPA侵染后,BPA进入母体卵巢并蓄积于卵母细胞中,含有BPA的卵子受精后发育成蝌蚪,随后在性腺分化中产生效应。 6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6M BPA对林蛙幼蛙精巢芳香化酶具有最大的
其他文献
以四川省的8所高校为对象,通过对它们自办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进行较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高校领导普遍重视自办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的综合素质较高,部分学校场馆建设的实力已
基址位于遗址内城的中部,平面呈条形,东西现存长99.2米。基址墙壁和内部均未发现承重柱留下的柱洞和隔墙之类的遗迹,活动面上遗留有层状的砂质土层。这说明基址可能是一座露
由于新旧医院会计制度差异较大,衔接工作情况非常复杂。本文以固定资产为例,对医院如何顺利实现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过渡进行了介绍。
本文从主题、人物、结构三方面探讨了易卜生《群鬼》和曹禺《雷雨》两剧的异同:(一)同是一出大家庭的悲剧,一是否定资本主义社会婚姻、家庭和道德,抨击旧礼教,一是批判资产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视点。如何将信息技术全面、恰当、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效果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者和实
基于对毛南族中学生的体质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体质调查在我国体育发展战略中的意义,结合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生命起源和演化等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作为人类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代动物学史》“中国鱼类学史”部分 ,提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池塘养鱼的国家 ,其依据是卜辞有“在圃渔” ,圃即池塘。又说范蠡《养鱼经》有 2 40 0年的历史 ,是世
由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影响及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带动,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高新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对企业生存、竞争愈显重要。研发费用在企业总支出中比重不断增大,研发
2002年对新砦遗址进行了发掘,主体文化遗存为龙山文化晚期和新砦期。遗迹主要为灰坑,遗物以陶器为主,还有石器、骨器等。此次发掘确认遗址各区有可能是同步发展的同一个大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