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漠河盆地科学钻探井(MK-1)地下岩芯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分析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漠河盆地科学钻探井MK-1位于漠河盆地永久冻土区,其目的是勘探天然气水合物以及其它油气资源。目前对微生物在地下沉积物尤其是冷环境地下沉积物中的数量、多样性和群落分布都知之甚少。样品的采集由地表延伸至井下500m。漠河盆地MK-1地下细菌多样性有其独特的分布规律,在漠河盆地科学钻探井MK-1地下110m冷环境样品中发现大量嗜热微生物存在的证据,本研究针对这些冷环境中的嗜热菌进行了克隆文库分析和分离培养。分别用细菌和古菌16SrDNA引物PCR扩增。  其目的是通过细菌16SrDNA分析漠河科学实验井地下不同深度沉积物样品中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为微生物勘探提供依据。实验方法如下(1)微生物群落分析:岩芯样品DNA提取和纯化→多重PCR→连接质粒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蓝白斑筛选→选出阳性菌落单克隆→测序→系统发育分析。(2)冷环境中嗜热微生物分离培养:配制PYGV培养基→制备稀释不同梯度的菌液→涂平板后在10℃,25℃,55℃恒温培养→分离培养选出单克隆→培养新鲜菌液,测序→系统发育分析。  实验中总共成功测序了500个细菌16SrDNA基因,根据其对比结果可将其分为7个菌门。它们分别为α-Proteobacterias,γ-Proteobacterias,δ-Proteobacterias,Firmicutes,Deinococcus-Thermus,Bacteroidetes和Actinobacteria。发现嗜热细菌与栖热菌属(Thermus),地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和厌氧芽孢杆菌属(Anoxybacillus)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分离培养得到三种地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的细菌,其相似度均为100%。  在样品中没有发现古菌以及与甲烷代谢有关的功能基因存在的证据。随着深度的增加细菌的种类逐渐减少,优势种群的的数量变得更加突出。110m,232m,300m样品中出现适冷菌,但丰度不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嗜冷菌逐渐减少至消失。每一个样品中均发现了与氮代谢和硫代谢有关的微生物。类似乳杆菌的细菌丰度在302m,379m和478m丰度较大,并且其丰度变化与嗜热菌丰度的变化呈现一定的偶联关系。
其他文献
针对现在液体危化品泄漏带来的巨大危害,以及常规应急处理措施的缺陷;此外,来自大面积水体和土壤中的水分蒸发等问题,本课题运用分子膜阻蒸发技术制备了非均相液膜、水分蒸发抑制剂及液体地膜等一系列界面分子膜,使其分别在液体危化品·表面、水面和土壤表面形成分子膜,以抑制液体危化品有毒烟气的挥发、水体和土壤的水分蒸发。这将对今后液体危化品泄漏的救援,大面积水体以及土壤水分蒸发的抑制起到很好的现实意义。首先,本
多酚类物质是从天然植物中发现的一类重要抗氧化活性成分。新疆沙枣资源丰富,前期调查研究表明,沙枣果、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本论文采用超声提
烯酰-ACP还原酶在脂肪酸合成代谢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底物烯酰-ACP还原成酰基-ACP,催化不饱和C=C键还原成饱和的C-C键,是脂肪酸从头合成的最后一步,是催化烯酰-ACP还原成酰基-ACP必须的酶;而且能够调节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参与催化合成超长链的脂肪酸。本研究根据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 CCMM5001构建的cDNA文库中部分IgENR序列设计引物,应
纳米材料的结构会对其性质产生影响,纳米材料的机理研究及开发能制备出新颖结构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因此具有重大意义。二氧化锰因其的独特的物化性质在电化学超级电容器和催
根据处理番茄酱污水特点和难点,将人工构建的7株好氧高效菌群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泥生物活性和降解动力学的研究结果如下:  1.好氧高效菌群在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