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和亲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t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盎格鲁—萨克逊时期英国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历史状况出发,结合对《创世纪B》、《武尔夫和阿德瓦切尔》、《妻子哀歌》以及《贝奥武甫》等古英语时期文学作品中作为“和亲女”的女性角色的分析,总结出盎格鲁—萨克逊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和亲女”这一角色在维护家庭以及部落和平这一职责中,在多数情况下注定是要失败的。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言阐述了研究古英语时期文学作品中作为“和亲女”的女性的意义,这一研究领域的总体状况,作者写作本题目的始因以及本论文研究的局限性。第一章介绍了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女性的基本生活状况和权利。除负责洗衣,做饭和生育子女外,她们同时也是制衣工、祝酒者和武士。虽然社会地位低下,她们在婚姻以及社会生活方面还是享有很大的自由和权利。第二章分析了《创世纪B》中的夏娃这一角色。夏娃被描绘成为一个因焦虑而篡夺了丈夫角色来维护上帝与亚当之间和平的“和亲女”。虽然夏娃的努力失败了,但她以编织树叶来为自己和亚当遮羞这一行为在某种意义上是其对自己罪责的一种弥补。夏娃这一形象可以看作是那些必然遭受失败命运的盎格鲁—萨克逊“和亲女”的原型。第三章分析了两首女性诗歌—《武尔夫和阿德瓦切尔》和《妻子哀歌》中遭流放的“和亲女”的角色。两首诗中的女性讲述者都是遭到男性的遗弃和惩罚才有了诸多的痛苦的。这两者都成为失败的“和亲女”当中很好的典型。第四章分析了《贝奥武甫》中的作为“和亲女”的两个王后席尔白和薇色欧。传统上,“和亲女”应保持缄默与睿智,席尔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的沉默也意味着她在维护和平这一任务中是多么的无力。可是,罗瑟迦国王的王后薇色欧以其滔滔之辞成为一个例外,她充分利用言语这一反制暴力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两个儿子。然而,其暂时的成功却无法改变最终的失败命运。结论部分指出,部族之间血仇的不可遗忘与不可谅解性以及女性所处的从属地位使得作为“和亲女”的盎格鲁—撒克逊女性必然遭受失败的命运。
其他文献
语境是语言学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国内外的许多语言学家对它不断地进行研究,如社会语言学家、人类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等等,他们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境进
学位
以意义为语言研究核心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自问世以来,就成为国内外不少学者研究翻译、建构翻译理论的思想依托和源泉,他们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纯理功能、及物性、语气、情态和衔接
广告在当今社会几乎无处不在,并且在经济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在有限的时间或空间向广告受众传递更多更为有效的信息,广告商在其广告中开始大量运用隐喻这一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