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tngli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1999年9月,我国首个BOT项目——广州沙角B电厂顺利移交给政府,BOT模式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BOT模式是指政府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的方式把基础设施项目交由私营企业去融资、建设并经营,允许私营企业按特许经营协议要求去组建项目公司并筹备项目所需资金,按协议标准及要求去完成项目建造,并在特许经营期内通过对项目的有效运营来回收投资并获取利润,在特许经营期结束时,按协议规定程序向政府无偿移交项目的全过程。由于BOT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然而,由于BOT项目具有投资大、时间长、阶段多、过程复杂等特点,因而在这样一个大型的项目建造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所以对BOT项目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是非常必要的。 对BOT项目风险的有效管理必须在风险管理的理论下,结合BOT项目的自身特点进行。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详细讨论了BOT项目的概念,参与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基本知识。在第三部分,从风险识别出发,找出BOT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各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对应的风险防范方法。在论文的第五章,结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批准的广西来宾电厂B厂BOT项目经典案例,进一步讨论在实际案例中如何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如何设计成功的项目结构。 本文第四部分提出BOT项目风险决策方法,政府通过确定合理的风险转移水平,将部分风险转移给更擅长管理的民间投资者,使得资金的投入更有效率,整个项目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强。 从BOT的应用范围和条件来看,BOT方式是弥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但它并不能代替政府投资,更不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唯一方式。是否采取BOT方式融资各地、中央政府必须经过严格的项目论证分析。只有通过“有无对比法”,论证了BOT方式确实能带来资金的有效利用,才可以采取BOT方式融资,千万不能盲目地上马BOT项目。本文第六章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风险没有在政府和项目公司之间有效地分配,政府承担了不应承担的风险,结果导致项目只运营了2年就以失败告终。
其他文献
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文化自觉”思想,认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秉持一种自觉、认同的态度,并且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中确立自己的位置,形成共
双角子宫是指由于子宫副中肾管发育异常而导致的一种子宫畸形,具体来说,就是女性的副中肾管在胚胎发育期发育成两个子宫,这两个子宫在融合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
期刊
“生活方式”是说在社会生产的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生活方式病”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由于日常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经济,
期刊
当前,在行政审判实践中,非诉执行案件在审查程序中申请撤回的案件大量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的行政行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申请撤回,法院是否准许颇有争议.有的裁定准许撤
绩效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现代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铁路制造企业加强管理、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 目前,关于绩效管
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已经快速的从3G网络时代转变升级成为了4G时代。移动通信市场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同时我国4G手机的更新换代完成,4G手机用户普及
本文主要探讨在船舶互有过失碰撞的情况下,当一船发生漏油后,非漏油船对所造成的油污损害事故所需承担的责任问题.目前针对这个问题,我国的国内立法以及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都
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对环境领域产生显著影响,还会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为以较低成本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社会在《京都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