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现路径探究 ——以LY市LZ区为例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u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事关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义务教育的均等有利于保障人民最基本的机会均等权,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前提。在新中国刚刚成立财政艰难百业待兴时,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把义务教育年限设定到和发达国家相同的教育水平,体现了国家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和发展教育的坚定信念,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一直在稳健的快速发展,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发展教育事业再一次被重点突出强调,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因此,在目前这种形势下解决教育事业存在的一些顽疾迫在眉睫,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城乡教育不均等化。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致使城乡义务教育在师资、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不均衡现象,严重阻碍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等发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等化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缩小人与人之间的文化水平差距,能够保障公民的教育均等权,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公共产品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教育公平理论对义务教育均等化涵义进行阐述。建立义务教育指标均等化指标体系,运用泰尔指数对LY市LZ区城乡义务教育建立实证分析。从城乡义务教育机会均等化、过程均等化和结果均等化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机会均等化指标包括中小学入学率和万人在校生人数。过程均等化指标包括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生师比、生均图书、生均计算机、生均运动场面积、本科以上学历老师占比和副高级职称以上老师占比。结果均等化指标包括初中升学率和万人毕业生人数。对LY市LZ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从机会、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分析我国产生城乡义务教育非均等化的原因。原因包括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义务教育领域的配套立法滞后、城乡教师综合素质差距较大、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失衡和义务教育财权与事权错位。借鉴国外日本千叶市和美国纽约市的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成功经验,借鉴国内无锡市和黄冈市的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成功经验,总结出实现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路径。首先,树立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发展的理念,改进户籍制度的附加功能。其次,建立义务教育公平的有效保障机制,加大义务教育领域法律的执行力度并加快义务教育配套立法进程。再次,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统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编制和岗位设定、待遇倾斜乡村教师、增加城乡教师交流机会和发挥重点学校头雁带头作用。最后,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和资源投入。建立财政性教育支出和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的长效机制,规范教育经费财政支付转移制度,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和设立“教育优先区”。
其他文献
本报告基于“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Poly U)SFQ Handbook for Academic Staff(《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学生意见调查问卷教职员手册》)”的汉译实践撰写而成。该手册的英文源文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其是一所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公立研究型大学。经过初步分析,该手册的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均属于信息型文本(根据文本类型理论的分类)。报告进
IT技术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IT项目的管理方式也在社会的变革中不停地发展和演变,但不变的是在每个IT项目的生命周期中,总会经历五个阶段:启动阶段、规划阶段、执行阶段、监控阶段和收尾阶段。在每个阶段的项目管理知识领域中,项目相关方管理始终贯彻其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良好的项目相关方管理是项目成功非常重要的保障之一。在一个项目中,尤其是在多部门协作的项目中,完善的项目相关方管理可以有效促
T公司硬件部门负责产品的设计、市场销售和供应链管理,硬件产品是由外包制造商负责生产的。T公司的新产品上市必需经过工程验证、设计验证和量产阶段。在新产品上市过程中,T公司硬件部门和外包制造商没有在产品的工程验证和设计验证阶段及时发现并解决与设计和可制造性有关的问题,导致了产品在开始量产时的通过率低。T公司硬件部门只能通过增加外包制造商的产能和投入更多的数量才能满足产品上市的需求,从而导致了产品的制造
通过描写伴侣关系的状态变化及其应对思路,互联网上的伴侣关系文章建构了伴侣关系的不同隐喻形象,为伴侣关系的隐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本研究运用不同语言背景下的语料,从隐喻分析的角度出发,考察人们思考伴侣关系的认知机制。过往研究中,学者采用隐喻分析的方法,讨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们用何种隐喻来构建情感关系,发现了多样化的源域。但是以往研究伴侣关系的关注点在于识别和分析话语中的源域,很少涉及源域之间的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资源型城市,很多矛盾都集中于基层社区。资源型城市社区主要有单位制老社区、商品房社区、过渡型社区和综合型社区四大类,资源型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主要关注点在于就业、社区文化、便民服务等问题。当前资源型城市社区党组织责任边界意识不强、党务工作队伍力量薄弱、决策民主化落实不力、互联网平台搭建不完
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移,造成了中国现阶段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结构,同时也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以及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局面,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创造新的制度红利成为重要“抓手”。因此,研究户籍制度放开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探析该影响的作用机制,对于更好的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贯彻和落实,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户籍制度放开对地方产业结
20世纪30年代,儿童玩具逐渐成为儿童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在中国古代,玩具几乎得不到社会精英的认同。对此,研究提出的假设是:除了商业因素之外,玩具的盛行也是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媒介宣传造就的结果。而知识分子的意图是通过玩具实现儿童“国民性”的塑造。为证实这一假设,研究以1927年到1937年间的出版的《申报》作为基础而展开。《申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刊,记载了上海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文本分析,研究先后
情感作为人类生活和经验中最基本的现象,存在于所有语言及文化团体中。然而,要将这种抽象的、与个人主观感受紧密相连的现象概念化并表达出来并非易事,为此隐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本文的隐喻概念从莱考夫/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出发,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认知现象,而非传统隐喻理论中所认为的偏离正常语言使用的一种修辞方式,人们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的,且隐喻具有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基于这些特性,隐喻成为解译分析
留守儿童在我国现阶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群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可能因为家庭和区域的原因没有享受到该有的经济发展下的红利,所以,教育界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去关爱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首先是需要通过构建适当的关爱模式,然后是践行模式,同时通过协调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支撑模式的实行。现阶段的留守儿童关爱模式构建总体来说比较健全,也取得较好的成果,但是相对于一些特殊地区,比如经济发展极为落后,家
城市河流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河流水体和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分布、迁移和最终去向。为了研究常见的城市不同河道景观中污染物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不同河道景观之间的污染分布差异,我们选取了郑州市区贾鲁河河道内的四种不同的城市河道景观进行研究,这四种河道景观包括城市原始河道景观、城市湿地构建河道景观、城市公园河道景观和城市正常河道景观,采集了在这四种不同的城市河道景观中的水样及沉积物底泥样品,分别对采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