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J-1株β溶血素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特性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digy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可引起多种动物全身性败血症或局部感染。Red重组系统具有抑制宿主外切核酸酶阻止外源线性DNA片段降解的能力,能够启动高效的双链断裂修复和瞬间重组,重组效率高,逐渐成为基因功能探索以及新菌株构建的有力手段。β溶血素是嗜水气单胞菌主要的毒力基因之一。根据已发表的嗜水气单胞菌β溶血素基因的核甘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Ah J-1基因组DNA为摸板,通过PCR扩增得到β溶血素全基因序列,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中,构建克隆载体并测序。测序结果显示Ah J-1株β溶血素基因全长1588 bp,含有148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93个氨基酸。将所获的Ah J-1株的β溶血素基因序列登录GenBank,序列号为DQ408263。序列分析发现与已发表的TPS30等多株嗜水气单胞菌的β溶血素基因100%同源,表明该基因较为保守。根据Ah J-1株β溶血素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引物5’端有40 bp的拟敲除基因的同源臂,3’端20bp为扩增引物,以pKD4为模板,扩增两侧含FRT位点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将氯霉素抗性的质粒pKD46电转化入目标菌Ah J-1,携带质粒pKD46的菌株Ah J-1,在阿拉伯糖诱导后,表达λ噬菌体的3个重组蛋白,宿主菌就具有了同源重组的能力。将此线性片段电转入具重组功能的感受态细胞,利用卡那霉素平板就可以筛选到阳性转化体。利用该重组系统,构建了β溶血素缺失的Ah J-1菌株,并检测了该缺失株对小鼠的毒力和生化特性,缺失株的LD50为2.3×109,只有一个生化特性发生改变。用Ah J-1β溶血素缺失株免疫健康小鼠,以未免疫小鼠为对照,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其细胞因子IL-4、IL-6、IFN-γ的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扩增产物经电泳分离后,用凝胶图像分析仪照相和扫描分析其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RT-PCR产物经电泳后,分别检出IL-4、IL-6、IFN-γ、β-actin在180 bp、600bp、243 bp和348 bp处出现明显条带,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以5LD50 Ah J-1亲本株攻击,免疫保护力达到80%,PCR产物量与扩增初始模板量之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Th1和Th2共同作用参与免疫保护。
其他文献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淘汰了落后的、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现代化的企业越来越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如今企业员工的学历水平越来越高,
期刊
本研究采用胶原酶和胰蛋白酶相结合的消化法进行了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并用MTT法测定其对外周血多形核嗜中性粒细胞(PMN)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乳腺局部免疫机制提
分枝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抗酸杆菌,许多为环境中常在菌。大多数菌株生长缓慢,有些能够引起人和动物结核及结核样疾病,这一类分枝杆菌组成了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该菌有许多共同的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是存在于脊椎动物特定染色体上的具高度多态性的一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为免疫分子,可分为Ⅰ、Ⅱ和Ⅲ分子。其
鸡球虫病是鸡球虫寄生在细胞内的原虫疾病,给养禽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实践证明,早期临床抗球虫药控制和活虫苗的应用,在养禽业球虫的防治上具有重要作用。但大量耐药株以及活苗使用的不方便和低保护率,促使科学家不断地追求抗球虫的新方法。非药物性防治不断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重组抗球虫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亦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细胞因子在调节机体免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细胞因子类型诱导调节不同的免疫应答类型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是人和多种哺乳动物的一类神经退行性疾病,如人的克-雅氏病、牛的疯牛病、羊的痒病等。该病的病原是异常的、致病性的朊蛋白(PrP)转变而来。病理性朊蛋白在中
苦参碱(matrine)作为我国传统中药苦参(Sophora.flavescens Ait.)的主要有效成份,具有广泛而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业已发现,苦参碱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向正常细胞分化,并促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困难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毒分为两个型:欧洲型(以Lelystad Virus株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