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首诊、接受手术的441例乳腺原发性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在25-87岁之间,中位年龄49.2岁。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状态划分为4个分子分型: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三阴型(Triple-Negative)。对比分析4型患者的分布比例、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选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各分子分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随访时间3-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在4型中,Luminal A型189例(49.1%),Luminal B型70例(18.2%),HER-2+型53例(13.8%),Triple-negative型73例(19%);分子分型与年龄分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ER、PR、HER-2状态(P<0.05)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无病生存时间与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ER、PR状态相关(P<0.05);不同分子分型的无病生存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Luminal A型乳腺癌较其他三型预后好,其余依次为Luminal B型、三阴型和HER-2+型;多因素分析中,仅有淋巴结转移情况和ER、HER-2状态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ER和HER-2状态的风险率分别为2.633、0.039和3.014。结论:分子分型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更好地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望用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