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朴素民本思想在春秋时期已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以“仁”为哲学基础,以“爱人”为核心,以“德治”为表现形式的逻辑体系;孟子民本思想是以“心”为哲学基础,以“性善”为核心,以“仁政”为表现形式的逻辑体系;刘基的民本思想是以“理”为本体,以“气”为活动基础,以德法结合(“本之以德政,辅之以威刑”),为表现形式的逻辑体系。
文章运用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方法,对孔孟民本思想及刘基民本渊源进行考察,认为它们之间具有符合思维逻辑和发展规律的客观依据,孔孟民本思想对刘基的影响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必然。从孔孟到刘基儒家民本思想有从人治到法治、从德治向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