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HCC的发展密切相关。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有证据表明,病毒蛋白HBx可通过参与宿主基因转录、细胞信号转导以及细胞周期和凋亡等过程,促进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但HBx促进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探究HBx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作用机制十分必要。Sirtuin 1(SIR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HCC的发展密切相关。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有证据表明,病毒蛋白HBx可通过参与宿主基因转录、细胞信号转导以及细胞周期和凋亡等过程,促进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但HBx促进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探究HBx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作用机制十分必要。Sirtuin 1(SIRT1)作为Sirtuin家族的一员,被证实可促进HBV的复制;同时多项研究发现SIRT1还可以促进HCC的增殖和转移。但SIRT1是否可以与病毒蛋白HBx相互作用进而促进HCC发生发展尚不清楚。深入探究SIRT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作用以及SIRT1和HBx之间的潜在关联,有利于解析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作用机制,为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探讨SIRT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HBx与SIRT1之间的相互调控关系,最后充分解析SIRT1/HBx调控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分子机制,为乙肝相关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明确SIRT1与乙肝相关性肝癌转移的关系:收集10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的肝组织,根据肿瘤是否转移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SIRT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标志物(E-钙粘蛋白、N-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蛋白质水平。2.探讨SIRT1与HBV的关系: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BV表达的肝癌细胞中SIRT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3.探究SIRT1与病毒蛋白的关系:将HBx、HBc、HBs和HBp过表达质粒瞬时转染至肝癌细胞Huh-7中,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IRT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在表达HBx的肝癌细胞Huh-7和HepG2中过表达及沉默SIRT1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Bx的蛋白质水平。4.阐明SIRT1在HBx诱导的肝癌中的功能作用:在Hep AD38及表达HBx的肝癌细胞Huh-7和HepG2中过表达及沉默SIRT1,利用Western blot、细胞增殖实验、伤口愈合实验和转移侵袭实验等检测SIRT1对HBx诱导的肝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5.评估SIRT1抑制剂烟酰胺的抗肿瘤作用:MTT法检测烟酰胺在Hep AD38、HepG2及Huh-7细胞中的毒性作用;细胞增殖实验、伤口愈合实验分析烟酰胺对表达HBx的肝癌细胞Huh-7和HepG2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1.SIRT1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转移密切相关:与非转移组患者相比,转移组患者的肿瘤肝组织中SIRT1的表达明显增加;同时上皮标志物E-钙粘蛋白的表达减少而间充质标志物N-钙粘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增加。2.HBV可上调SIRT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HBV表达的肝癌细胞中SIRT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明显升高。3.SIRT1与HBx之间存在正向调节关系:过表达HBx可以增加SIRT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过表达SIRT1可以增加HBx的蛋白水平。4.HBx通过调节SIRT1促进HCC发生发展:功能学研究显示,过表达SIRT1可显著增强Hep AD38及表达HBx的肝癌细胞HepG2和Huh-7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沉默SIRT1时则相反。5.SIRT1抑制剂烟酰胺具有抗肿瘤作用:烟酰胺在Hep AD38、HepG2和Huh-7细胞中的CC50分别为58.3m M、52.9m M和55.7m M;烟酰胺可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表达HBx的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结论:本研究证实了SIRT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阐明了SIRT1可促进HBx诱导的肝癌的增殖以及转移侵袭。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高度选择的T2期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T2期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82例采用经尿道1470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联合术后规律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以及GC方案化疗的综合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并行尿流改道术。结果: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组手术时间[(46.20±27.93)
背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主要以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血管炎症为特征,是长期高血糖所致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微血管并发症。Salusin-β是一种新发现的多肽,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性心肌病和急性肾损伤密切相关。然而,salusin-β在高血糖诱导的人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capi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和显微镜的“双镜联合”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2020年1月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桥小脑角脑膜瘤,其中11例为“双镜联合”下手术治疗的桥小脑角脑膜瘤(双镜联合组),另外28例为单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的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镜组)。结果双镜联合组中全切除(Simpson
目的: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诊断主要是基于一个复杂的临床表现,缺乏客观的实验室生物标志物。为了探索在VKH的诊断和疾病活动的潜在分子生物标志物,我们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UPLC-QTOF/MS),进行了非靶向的尿液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根据纳入标准,运用UPLC-QTOF/MS技术对26名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15名活动期患者和11名静止期患者)和26名正常对照者的尿液进行代谢组
目的:探讨绝经后盆腔器官脱垂的女性在盆底重建术后应用雌二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诊断为Ⅲ~Ⅳ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绝经后患者共124例,伴或不伴压力性尿失禁,均行前盆底重建术。其中,伴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同时行经阴道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患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切开复位手术患儿围术期康复训练方案,用以指导临床实践,改善患儿髋关节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 Med、Embase数据库,筛选DDH切开复位手术患儿康复相关文献,自制资料提取表提取对构建DDH康复训练方案有
光动力治疗(PDT)是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癌症治疗方法。在肿瘤协同光疗中,如何精准利用肿瘤缺氧和肿瘤微酸性环境来改善乳腺癌治疗效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基于此问题,本文提出通过一锅水热法以及纳米自组装合成技术构建由5’-三磷酸腺苷(ATP)修饰的中空二氧化铈纳米酶载药系统(ATP-HCNPs@Ce6)递送光敏剂药物二氢卟吩e6(Ce6),用于靶向肿瘤溶酶体的协同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结果首先显示,中空二氧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世界上疾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了人类的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通过溶解栓塞或通过手术治疗实现缺血区血液复灌,但该方法又会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因此深入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病理过程是寻找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策略的基础。自噬是一类在外界刺激下细胞自我保护的手段,但越来越多的研究
研究背景: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机制尚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导致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是唯一可能通过改变疾病自然进程而达到稳定疗效的治疗方法。Strachan的“卫生假说”及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提示环境及人体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与许多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密切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Mafb在尿道下裂与正常阴茎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Mafb低表达对包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临床样本分析:包皮组织来自于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接受手术修复的尿道下裂儿童。诊断为隐睾、性别发育异常或内分泌异常的患者被排除在研究之外。纳入尿道下裂25例(平均3.5岁),行包皮环切手术15例(对照组,平均5岁)。采用实时定量核酸扩增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WB实验检测Mafb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