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混合储能装置扩展惯量来源能够有效改善光伏高渗透率系统的频率稳定,但系统惯量大小与分布的改变必然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多种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可控惯量对系统阻尼特性及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十分复杂,不合理的惯量分布对系统阻尼及功角振荡存在负面影响,甚至互联系统两侧区域电网惯量的改变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也会呈现相反的作用效果。为提高新能源高渗透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本文深入分析含可控惯量光储互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机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07065);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850210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0MS08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混合储能装置扩展惯量来源能够有效改善光伏高渗透率系统的频率稳定,但系统惯量大小与分布的改变必然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多种特性产生显著影响。可控惯量对系统阻尼特性及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机理十分复杂,不合理的惯量分布对系统阻尼及功角振荡存在负面影响,甚至互联系统两侧区域电网惯量的改变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也会呈现相反的作用效果。为提高新能源高渗透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本文深入分析含可控惯量光储互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电池储能、电容储能与同步发电机旋转机械动能间的能量转化关系,使静止混合储能设备具有与系统同步耦合运行的能力。建立具有虚拟惯量的等值三机系统小扰动模型,通过观察系统特征根随虚拟惯量系数的变化,分析可控惯量对系统频率及阻尼特性的影响。(2)基于分析结论,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储能的变惯量虚拟同步耦合控制技术,使静止储能设备在更加灵活的同步耦合运行方式下,转移同步发电机组承受的暂态能量,减小系统内旋转机械的频率及功角振荡。(3)推导光储两区域互联系统的等值数学模型并分析不同区域可控惯量对系统功角首摆的影响。建立互联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根分析法定性分析不同发电区域的虚拟惯量对互联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光储互联系统的区域协同控制策略,合理配置不同区域的虚拟惯量控制系数,改善系统阻尼特性。(4)为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含光伏、混合储能高渗透的仿真系统。结果表明在所提变惯量虚拟同步耦合控制和区域协同控制策略下,含静止能量的储能设备可显著改善包含频率、功角在内的多种系统暂态稳定特性。
其他文献
针对线路巡检一体化程度不足,缺陷修复靠人工,载体不够智能化等问题,可以利用巡检机器人通过机械臂搭载检测设备和检修工具来完成线路金具的缺陷检测和修复工作。由于输电线路上工作场景复杂,检修机械臂运动过程中难免会与线路或机器人自身发生碰撞。因此本文将针对巡检机器人在四分裂导线上巡检时检修机械臂的运动规划问题展开研究。巡检机器人检修机械臂采用UR10机械臂,针对其在四分裂导线上运动规划问题,根据UR10机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程度加深,化石能源利用强度加大,导致环境恶化。为缓解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化石能源替代,减少污染物排放。然而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其大量接入给传统电网带来挑战,电力系统需要大量灵活性资源以调节电网实时功率平衡。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分布式能源和可控负荷的技术手段,可有效支持电网的运行调节和电能交易,是
为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与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量已成为现今社会的迫切需要。然而因可再生能源具有难以预测和控制的特点,与电网并网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耗电总量迅猛攀升,电力短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电能储存技术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在非高峰时段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在高峰时段释放给用户,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较好选择。在各种储能技术中,压缩空气储能以其可靠性高、成本低廉和
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城市道路的监控以及国防安全的部署等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卫星和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提升,遥感图像与自然图像的视觉差异也不断在缩小,越来越多的深度学习方法被应用于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但是大尺度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夹杂着各种复杂背景及小目标物体,这些问题仍然是导致目标检测率低的关键因素。为了
风力发电的大规模并网,缓解了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压力,也推动了我国能源向着低碳、清洁、可持续方向发展,然而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电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愈发凸显。双馈风电机组作为目前主流机型之一,通常运行在最大功率跟踪状态,且无预留有功备用,因此在面对电网频率波动时,不具备频率动态响应能力。这就会导致系统等效惯量降低、一次调频能力下降,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双
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变化,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得以广泛开发利用。研究柔性配电网络中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最佳配置方案对提高分布式电源的消纳量、优化系统的工作状态意义重大。因此,本文考虑了背靠背电压源变流器SOP(Soft Open Point,SOP)的连续调节能力,研究DG的优化配置问题。主要工作如下:(1)对SOP的工作原理、控制模式以
绝缘子作为电力系统使用量最多的设备之一,其绝缘状态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目前对绝缘子检测的物理特征量较为单一,难以全面识别其缺陷和运行状态。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红外成像和紫外成像相互结合的联合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下劣化瓷绝缘子和老化复合绝缘子的发热和放电问题,并对其典型缺陷的诊断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定量分析了探测距离、温度、湿度、风速和气压对紫外成像量化参数的影响特性,得到了不同因素对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为保障电力系统可靠、安全、经济、高质量运行,对变压器的正常运行也有更高要求。为提高变压器的检修效率,本文将不完全检修和负荷波动两个实际问题考虑到变压器状态检修策略中,提出基于比例强度模型的变压器状态检修策略。首先,阐述比例强度模型理论。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最小检修成本法计算变压器状态检修阈值,确定变压器的状态检修阈值曲线;增设阈值下限值作为状态检修策略的限制性指标,
21世纪,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传统的配电网结构将会发生变化。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于分布式发电的大量应用也导致许多谐波的产生,影响电能质量,这也将影响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阻碍利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微电网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微电网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特性,是人们未来利用绿色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关键。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模型,本文将对微网分布式协调控制策略的构建和结果进行研究
在高频电力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节能降耗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具有良好软开关特性、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优势的LLC谐振变换器研究的日益成熟,谐振电源模块越来越频繁地被应用在大功率的场合,这对谐振型DC/DC变换器的优化设计和并联均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首先,对谐振型转换器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做出综述,各类谐振型变换器的性能差异进行比较,论证了LLC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