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的改性及水性环氧树脂碳纤维上浆剂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xin__yo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因其模量高、强度大、耐腐蚀、密度低等特点常与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基体树脂制备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体育用品、医疗器械、汽车轻量化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但碳纤维表面惰性较大,与基体树脂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力较弱,因此需对碳纤维进行上浆处理。上浆剂一方面可提升纤维的耐磨性、集束性,减少纤维毛丝量,另一方面作为复合材料的过渡层,可有效提升纤维表面活性官能团含量,增强纤维与基体树脂之间的界面粘合力。上浆剂分为溶剂型与乳液型。溶剂型上浆剂因采用二甲苯、丙酮、甲苯等有机溶剂,严重污染环境而淡出人们视线;乳液型上浆剂一般采用相反转法制备,虽工艺简单,有机溶剂含量少,但乳化剂用量较大且始终游离在水乳液中,影响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耐水性。因此,本论文旨在采用自乳化法制备一种非离子型水性环氧乳液用于碳纤维上浆剂。首先在催化剂4-OH-TEMPO的作用下将聚乙二醇末端的羟基氧化成羧基制得端羧基改性聚乙二醇PEG-COOH,并通过红外谱图和酸值滴定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对产物酸值的影响;然后,将PEG-COOH的亲水链段接枝到环氧树脂分子链中,并乳化环氧树脂制得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乳化温度、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端羧基改性聚乙二醇质量份数和环氧树脂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PEG4000,环氧树脂E-20中加入25%的端羧基改性聚乙二醇、催化剂用量为0.5%、PEG-COOH与环氧树脂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120 min,乳化温度50℃时制得的乳液性能最佳,室温下静置180天无沉淀,粒径约为90~120 nm。将上述自制乳液同东丽的AK-8上浆剂同等稀释至3%的固含量并用于上浆国产T800碳纤维,通过XPS、SEM、AFM等观察碳纤维上浆前后的差别。结果表明:自制上浆剂上浆处理的碳纤维可在纤维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薄膜,上浆后纤维表面O1s/C1s比从8.5%提升至22.7%,可有效地发挥其过渡层作用,提升纤维及复合材料综合性能。
其他文献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设计了一系列不同氧化程度的还原氧化石墨烯片(rGNOs)并研究了其表面的氧化缺陷与吸附的氢氧化镍(Ni(OH)2)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发现,rGNOs表面的含氧基团与Ni(OH
本文分析了明朝政府经营哈密卫一百年间的若干重大事件。哈密卫的建立;哈密卫的四立四失;哈密卫的撤销及其原因分析。
期刊
南阳汉画像石是汉代南阳本土文化的深刻体现,反映了汉代中原人民的社会生活,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地域特色,是本土优秀艺术资源的代表。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调查发现,当前,南阳地区的中学美术教育,将汉画像石艺术融入于美术课堂之中的教学案例是比较罕见的。因此,本课题旨在实践调查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南阳汉画像石资源和初中美术课程相适应,且具有南阳特色的美术教学课程,以丰富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本课题以“南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学前教育事业也获得各界关注和迅速发展,幼儿园所增加,幼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发展学前教育,高素
辽代铜镜的研究是中国铜镜史上的一个薄弱环节,除了辽镜本身材质较差不易保存外,辽代墓葬中出土的辽镜也是分布疏散,数量较少不易成系统。故人们往往在汉唐铜镜上着力,而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