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口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人口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要高于城市。我国老年人口中的大多数生活在农村,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应对农村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如何促进农村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在寻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探索中,“积极老龄化”理论的提出为人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促进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是“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实选择。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一方面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老年人社会参与需求的满足,改善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领域。本文主要研究农村老年人的公共参与问题。本文利用个案研究方法,对河南S村农村老年人的公共参与作了初步研究。在全面考察了S村老年人公共参与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公共参与的特点,并对影响农村老年人公共参与的社会因素作了深入的讨论,进而提出了促进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思路和建议。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相关研究文献,介绍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介绍了个案村及个案村老年人的基本状况。文章对S村的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村庄组织结构等作了考察,这是分析S村老年人公共参与的客观环境因素。第三部分考察了S村老年人公共参与的基本状况。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公共参与积极性不高,表现出被动、消极和服从的态度。从参与动机看,农村老年人的私利性参与强于公益性参与,这可能与其现实的生存状况和物质生活保障相对缺乏有一定的关联。第四部分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公共参与的特点。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在村庄权力结构中处于边缘化地位,在村庄事务管理中失语。从参与态度看,农村老年人表现出被动性和主动边缘化的特征。第五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农村老年人的公共参与状况及特点作原因阐释。文章从社会结构背景、老年人的非组织性、经济上的依赖性以及老年人参与能力等方面解释了农村老年人弱公共参与的原因。第六部分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弱公共参与的社会后果。从社会层面看,农村老年人的弱公共参与使村委会的执政合法性受到质疑,也阻碍了农村民主化进程,影响村庄发展和稳定。从个人层面看,农村老年人的弱公共参与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增强了农村老年人的相对剥夺感,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第七部分讨论和思考。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和社会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老年人的公共参与,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