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考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_want_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逐步提升,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在世界格局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站在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高度、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从2005年4月,胡锦涛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到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对“和谐世界”理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再到2007年,在举世瞩目的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及实现途径进行了全面精辟的论述。经短短几年的实践探索,“和谐世界”理念已经发展成较为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并逐渐达成广泛共识。“和谐世界”理念是我国国内政治发展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反映和深化,是新时期指导对外实践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是我国近阶段对外战略的新概括,是当前国际关系的重大理论创新。它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深厚的理论渊源、丰富的科学内涵以及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和谐世界”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它是一个由量到质、由低到高、由片面到全面的曲折的发展过程。虽然,当前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使和谐世界的实现遇到了障碍,但是,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深入发展以及世界人民对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样化的迫切追求为构建和谐世界创造了现实可能性。因此,只要我们在遵循构建和谐世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坚持以联合国宪章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坚持以构建国内和谐社会为基础,坚持以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合作是舞台的外交总布局为着力点,坚持与各国建立共同利益基础为保证,就一定能促进“和谐世界”的最终实现。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愈来愈强烈,高等院校独立学院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诞生的院校,从诞生之日起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公民意识则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需要良好的公民意识作基础。大学生是国家各项事业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
“社区警务”被称为世界“第四次警务革命”,代表着警务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下,社区警务可被定义为:“以维护社区和谐、服务社区群众、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按
自1981年世界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以异常迅猛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地。艾滋病的高致病率和高死亡率与其特殊传播方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艾滋病迄今尚不能得到有效治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物业小区的出现有助于缓解这种紧张关系。不同与我国传统住宅形式——平房,物业小区往往由不同人共同拥有,共有部分大大增多,由于共有部分不像专有部分那样界限清晰、权利义务关系较易厘清,同时涉及的部分较多,牵扯的利益关系也很广泛,导致权利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实践中大多数住宅纠纷往往也因此产生。因此,本文从重新界定小区物业共有权的性质入手,明确小区物业共有权的集合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