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美资IT企业中中国员工文化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对美资IT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分支机构中中国员工的文化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在华美资IT企业雇用的中国员工与内资IT企业雇佣的中国员工的文化,找出二者之间的异同,针对出现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和形成过程。对比二者文化的理论依据为霍夫斯泰德的国家文化维度理论,具体方法为:以霍夫斯泰德的维度理论中用于计算5个文化维度所需的数据为导向,设计由22个问题组成的调查问卷,向在华美资和内资IT企业的中国员工分别发放问卷、获取数据,计算五个维度的得分,从维度整体层面对比两组得分的异同,并追溯到问卷中引起得分差异的问题,找出形成差异的影响因素;此外,将内资和美资IT企业的员工文化与霍夫斯泰德确定的中国国家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中国IT企业员工的文化与中国国家文化的异同,如有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本文分析文化差异的形成过程依据的是模因论,以模因论为基础,分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类型和步骤,进而分析两组员工文化差异形成的过程。本文中选取的在华美资IT企业为IBM,谷歌和微软,共获得92份有效问卷,内资企业为百度,搜狐和腾讯,共获得96份有效问卷,数据显示,二者在权利力矩,男性化/女性化、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三个维度上并未出现明显差异,内资IT企业中中国员工相较于美资IT企业中国员工显示出较强的不确定性规避倾向和长期导向,同时对问卷中的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时,还发现受访者对于工作稳定性表现出高度重视,同时又计划短期内更换工作单位,两种观点自相矛盾,本文亦根据模因论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中计算得到的两组员工的文化维度得分,与20世纪70年代霍夫斯泰德确定的中国国家文化维度得分相比,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是IT行业的特殊性所致还是国家文化整体发生了较大变化则不得而知,如果能够再次展开调查,获得中国国家文化维度得分,则这一疑问可以得到解答。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批评性语篇分析(CDA)主要专注于挖掘语篇中隐含的权力、不平等、歧视和意识形态等问题。本文也专注于此类问题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将主体间性研究与CDA相结合,考察语篇生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日益密切,口译被用在很多场合,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工作记忆成为语言加工研究的一个热点,虽然很多学者从认知角度研究工作记忆与口译的关
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有时会产生文化缺省的现象。原文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与本国读者之间没有文化差异,经常省略一些特定的词语或句子来增加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