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2003年SARS疫情的爆发和近几年看病难问题的出现,在充分暴露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种种不适应及其固有弊端的同时,也使公共卫生和公共财政关系问题第一次如此认真地摆到了国人面前。众所周知,公共卫生支出是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性支出,它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状况、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和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分析公共卫生支出的结构和绩效,有助于政府确定公共卫生支出的适度规模,避免支出的“越位”和“缺位”。本文围绕政府公共卫生支出形成研究路径和分析思路,对天津市公共卫生支出的规模、结构和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从公共财政和构建公共卫生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引言,通过介绍公共卫生及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相关概念引出公共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相关理论,综述已经实现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研究现状及我国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状况。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从天津市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规模、结构和绩效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构筑数据模型对天津市的财政公共卫生支出与居民健康关系进行评估。第六章,针对中间几个章节所反映出的天津市财政公共卫生支出存在的问题,寻求完善当前公共卫生服务的对策和途径,总结出结论性意见并从公共财政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角度提出政策建议。在本文的分析中,首先从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两个方面分析天津市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规模,接下来研究天津市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使用结构和分配结构,最后,引入公共卫生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天津市社区十八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一类疫苗的投入与产出为指标,对天津市财政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作者认为,今后应当明确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职责,合理确定公共卫生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加强公共卫生投入,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合理构建公共卫生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休系,以提高公共卫生支出的效率、增进公平性,力争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更便利的公共卫生环境和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