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群模糊控制调度方法及仿真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层建筑和智能建筑的不断出现,电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人们对电梯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栋大楼往往需要安装多台电梯,如何实现多台电梯的有效控制即电梯群控,正日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电梯群控系统通过对电梯群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当前的客流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客流和电梯群的状态对各电梯进行优化调度和合理分  配,旨在改善和提高电梯群控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但是由于电梯交通客流的随机性,以及电梯群控系统的多目标性、不确定性、非线性、扰动性等,使得无法应用传统方法建立被控对象电梯群控系统的精确模型,不能很好的解决群控优化问题。而模糊控制技术在解决非线性、不确定性问题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不需要建立所求解问题的精确数学模型,可以简化很多复杂的问题。在此,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到电梯群控系统中,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必将对我国的电梯群控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产生积极的作用。  论文首先介绍了电梯群控系统的特性,分析了国内外电梯群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到电梯群控调度算法中的可行性;对电梯群控系统的候梯人群识别进行了基础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证实了已知候梯人群的电梯群控系统的可行性;详细剖析并建立了电梯群控系统的客流模型,为应用计算机仿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合电梯群控系统的特性,设计了两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电梯群控调度算法。多规则加权模糊调度策略基于群控系统中的每一部电梯都是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利用传统的模糊推理方法在多输入——单输出空间来描述参考规则比较困难的事实,针对系统的每个输入与输出,将模糊推理规则在一维空间中建立,通过求所有规则输出的加权和来得出最终的输出值,以实现多目标优化调度。采用多规则加权的的好处就在于能够方便清楚的建立和修改模糊规则,比传统的模糊推理方法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区域模糊调度策略则考虑到电梯群高峰客流交通的情况,应用两步模糊推理对区域控制的关键参数——区域权值进行决策,从而提高群控系统应对扰动的稳定性,并减轻了系统的复杂度,以期实现群控系统的高峰交通的最优调度;最后,以上述的电梯群控系统客流模型为基础,应用面向对象的语言C++编写仿真平台程序,并用VisualBasic语言编写人机交互界面,对所设计的电梯群控算法进行了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最小等待时间调度算法相比,在相同的建筑物和电梯配置参数条件下,两种电梯群控模糊调度策略的最大候梯时间、长时间候梯率以及电梯能耗等指标都有了明显的降低,充分说明了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群控调度策略的有效性。结合前对群控系统候梯人群的识别研究可知,电梯群控系统根据实时的客流监测结果判定当前的交通模式,进而切换合适的调度策略可以实现更加合理、高效的派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不同顺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收集本科室膝骨性关节炎且出现关节疼痛症状的住院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
微机电系统(MEMS)属于微尺度领域的范畴,具有一系列独特于宏观领域的性质。在力学方面,微尺度效应引发的粘附现象通常容易被忽略并导致设计上的失误。微梁正在发展成为各种微系统共振器,如共振加速度器、微机电滤波器、微振动电机等的重要部件。然而,由于装置的几何复杂性、物理条件以及微机械结构中不可忽略的微尺度效应等问题,使得难以整合到现有的计算程序中,设计工具远没有跟上MEMS发展的步伐。有效地仿真和预测
转轮是水轮机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实际运行中,主要承受自身的离心力、水压力,同时还受到交变动应力作用,这些载荷与转轮本身的焊接残余应力叠加,容易使转轮在高应力区产生疲
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对脉冲电源放电电流幅值和放电脉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对脉冲电源进行优化,脉冲电源参数测试为电源优化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利用虚拟仪器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测试技术,设计了基于虚拟仪器的脉冲电源测试系统,实现了脉冲电源测量时软、硬件信息的快速传递,提高了测试效率。脉冲电源电路设计中,在研究储能电感限压方法的基础上,经分析比较后提出了电感-电容电路共用一个转换电容支路的设计思
学位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数字式视频监控系统已逐渐取代传统的模拟式监控系统而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银行、宾馆等公共场所,在公共安全领域当
学位
目的 研究分析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采取随机数列法分为对照组(n=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