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人为因素的交叉学科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r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告概括了作者在博士后工作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所从事的关于“航空人为因素”方面的交叉学科研究工作,涉及到航空医学、生理学、心理学、工效学等学科领域。   在第一章中,作者对两年博士后工作期间所承担的课题和主要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概括性地介绍了本报告所涵盖的内容。第二章介绍了航空人为因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人为因素分析模型。   在第三章中,作者分析了航空事故中的人为因素,并结合工程心理学,提出了基于整个“人机系统”的“以人为中心的运输类飞机设计理念”,详细研究了飞行员作为团队成员、指挥者、个人操作者和机舱所有者的作用以及人为因素设计原则和步骤。   在第四章中,作者研究了飞行机组的工作负荷,特别是心率和心率变异性评价法,并介绍了作者所做的“精神负荷对大脑皮层听觉诱发电位和唾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施加精神负荷后,受试者听觉诱发电位N1、P2、N2、P3这4个指标的“潜伏期”都延长了,统计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听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可以作为评价飞行员精神负荷的有效、无创伤的指标之一。   在第五章中,作者分析了从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的角度研究航空人为因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航空人为因素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其他文献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能量管理系统(EMS)重要的子系统,是电力调度系统运行不可缺少的部分。准确的短期负荷预测能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发电计划,采取合适的措施移峰填谷,保证电网安全、经济的运行,降低发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传统的负荷预测技术已难以满足电力部门越来越高的负荷预测精度要求,如何得到快速、准确、稳定的负荷预测一直是人们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对电力系统负荷
随着惯性技术的发展,要求研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成本低的陀螺。挠性陀螺仪就是在这种需求中发展起来的。本文以挠性陀螺捷联惯组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采用导航速度误差对惯
空间环境的复杂性导致航天器在进行相对轨道机动时会受到多种形式的摄动作用。本文对近圆参考轨道和椭圆参考轨道的航天器相对运动系统分别设计了相应的鲁棒控制器。本文介绍
人脸识别技术是以人脸作为特征进行身份认证和识别的技术,它在多个领域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如门禁系统、视频监控、机场安检、智能空间、自然人机交互等。二维人脸识别难以解决光
嵌入式负压仪融合了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电气、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等技术,近年来吸引着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嵌入式负压仪测控系统已不再是简单的硬件实体,而是硬
原油储运调度问题是指炼油企业在中长期生产计划制定之后,根据当前实际生产情况和运营的条件约束确定具体的原油卸载、存储、输送和加工方案。该问题影响着企业生产的平稳性与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非再生能源消耗严重问题促进了纯电动车的快速发展,纯电动车已经成为未来车辆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激增,汽车已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铁路运输的基础设施,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实现铁路统一指挥调度的关键技术设备。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是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
高炉作为钢铁企业的主体一直是专家和企业重视和研究的对象。高炉的效益直接影响钢铁企业整个生产线的效益,关乎企业生存,意义重大。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涟钢7号高炉针对铁
由于脉冲现象的广泛存在,脉冲系统的控制与分析是近十多年来控制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已有的脉冲系统理论基础上,对非线性脉冲随机时滞系统的鲁棒镇定,脉冲微分包含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