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海洋渔类资源丰富,其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近年来,随着水产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带鱼、小黄鱼等低值鱼下脚料的产量日益增加。低值鱼下脚料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且价格低廉,是一类优质的蛋白资源,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低值鱼下脚料除部分用于生产生物饲料与复合调味料外,大部分未能进行综合利用,往往被当作废弃物处理,导致了大量鱼类蛋白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大量研究证实,外源多肽作为5大植物激素(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利)以外的又一类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鱼蛋白多肽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水解蛋白质的多种方法中,蛋白酶水解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专一性强、易于控制,不会产生有毒物质等优点。以低值鱼类下脚料为原料,采用蛋白酶水解法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已成为当前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蛋白酶是从生物体中获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因此,采用蛋白酶水解低值鱼下脚料生产鱼蛋白多肽,不但能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水产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水平。本文主要研究了鱼蛋白多肽对盐胁迫下3种蔬菜(辣椒、番茄和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了鱼蛋白多肽对盐胁迫下的甜糯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了鱼蛋白多肽对温室樱桃番茄穴盘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了复合酶法水解低值鱼下脚料制备鱼蛋白多肽,并研究鱼蛋白多肽对盐(100mmol/L NaCl)胁迫下3种蔬菜(辣椒、番茄和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对低值鱼下脚料具有较强的水解能力,二者以1:3的比例对低值鱼下脚料水解时,最佳水解条件为加酶量3.7%(E/S)、pH值6.8、酶解温度52℃。在此条件下,酶解360min,水解度可达41.41%,此时鱼蛋白多肽的得率为78.73%,纯度为76.82%。在盐胁迫条件下,采用0.1%-0.7%的鱼蛋白多肽溶液对3种蔬菜种子(辣椒、番茄和茄子)浸种处理,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0.5%的鱼蛋白多肽溶液处理效果最佳。这表明,鱼蛋白多肽用于3种蔬菜种子的浸种,能够有效减轻盐胁迫对种子的伤害。为研究鱼蛋白多肽对盐胁迫下的甜糯玉米的缓解作用,以“京科糯2010”为试材,在150mmol/L NaCl胁迫下,探讨了不同浓度(0、0.2%、0.4%、0.6%、0.8%)的鱼蛋白多肽溶液对甜糯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的鱼蛋白多肽对甜糯玉米浸种处理,其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甜糯玉米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鱼蛋白多肽溶液后,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明显降低,其中均以0.6%的鱼蛋白多肽溶液处理效果最佳。说明适宜浓度的鱼蛋白多肽预处理可促进盐胁迫下的甜糯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减缓盐胁迫伤害。以“樱桃小番茄”为试材,采用穴盘育苗技术,研究不同添加量的鱼蛋白多肽对樱桃番茄穴盘苗生长的影响,为培育优质秧苗和鱼蛋白多肽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鱼蛋白多肽添加量的增加,樱桃番茄穴盘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与地下部干重、根冠比、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根系活力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以10g/L鱼蛋白多肽处理效果最佳。综合分析表明,适宜添加量的鱼蛋白多肽能促进樱桃番茄穴盘苗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