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钼的制备与氢析出性能研究及乙醇电氧化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m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碳化钼具有价格低廉、对氢析出反应活性高及稳定性好等特点被认为是有希望替代Pt的氢析出反应催化剂。本工作采用钼酸钠和2,6-二氨基吡啶为反应原料,通过不断进行盐封的过程使得前驱体被紧紧包覆在NaCl中,经惰性气氛下煅烧制得盐封后碳化钼。采用EDS、XRD以及XPS等技术对盐封后碳化钼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斜方晶系的Mo2C,也含有被氧气氧化的氧化铝。结合XPS和TOF数的计算,表明盐封过程中形成的孔有助于暴露更多活性位点,同时也扩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导致催化剂表面氧化钼的含量增加。总的来说,盐封后的催化剂氢析出性能明显的提高,当电流密度达到10 mAcm-2时,过电位仅为175 mV左右。析氢反应性能提高的原因可归结如下:(1)盐封过程通过造孔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2)相对的多孔结构与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反应过程中的传质传荷。盐封后碳化钼的Tafel斜率为88 mV/dec,可证明催化剂表面发生的氢析出反应遵循Volmer-Heyrovsky机理并以电化学脱附步骤为反应的速控步骤。(2)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操作条件温和、安全环保等优点而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转化装置。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可视为一种绿色能源,因为乙醇毒性较低并且可由生物质通过发酵制得,是一种完全可再生的资源。由于Pd催化剂上CO毒化效应小,因而本工作选择以Pd为模型催化剂,研究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机理。采用恒电位电沉积的方法制得了 Pd纳米催化剂,利用Pd纳米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下对乙醇氧化的CV曲线,结合阿仑尼乌斯公式求得了在-0.13 V化学反应所需的表观活化能约为Ea为16.03 kJ/mol。之后开展了 Pd催化剂在不同温度(25 °C、35°0C、45 °C、55° C)下对乙醇电氧化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提高,乙醇完全氧化为CO2的选择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当温度达到55 °C时的选择性为室温(25 °C)下的3.6倍。最后,采用硒化锌窗片研究了室温(25 °C)下Pd纳米催化剂对乙醇氧化的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并成功检测到了位于933 cm-1的归于乙醛的特征谱峰,并据此初步地推测了乙醇于碱性条件下在Pd电极上的电氧化机理。结合定量计算的结果推测: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的中间体更偏向于采取双碳同时吸附在相邻的二个Pd原子上的吸附模式,乙醇分子中更容易发生C-C键的断裂,因此高温下乙醇经12电子的转移过程完全氧化为CO2的选择性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的演奏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对于探索多样的曲目范围以及演奏的方法,也在一步步的探索积累总结中。梅西安的《圣体的降临》组曲在近现代
目的:探讨NaAsO2可否通过调控p38 MAPK激活NLRP3炎性小体进而导致细胞焦亡的发生。方法:HT-22细胞系购置于北京北纳创联生物技术研究院。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NaAsO2(0-35μM)对
20世纪70年代,卡特政府重拾理想主义的外交理念,推行人权外交政策。阿根廷作为拉丁美洲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大国之一,一直受到美国的关注。阿根廷自1976年军政府政变后爆发了一
二维材料是指厚度为一个或几个原子和平面尺寸相对于厚度接近“无限”的纳米材料。由于二维材料的电子态受限于二维平面,导致其具有独特的电学、磁学、力学等性质。近些年来,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以其多样性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物理性质在器件、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二维贵重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NTMDs)中单层二硫/硒化
研究背景: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高居各种肿瘤之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
本文以述补宾“V好O”结构共时层面上的语义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事实出发,在考察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V好O”结构的变项、常项、“V好O”结构的语义类型、“V好O”
目的:恶性肿瘤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因此攻克和治愈肿瘤是人类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而肿瘤的起源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已有大量的
目的:骨肉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成骨细胞源性骨肿瘤,主要影响儿童和年轻人。现有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传统的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选择性差,易产生耐药,导致其应用
《D大调第五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是贝多芬晚期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大提琴奏鸣曲作品中的佳作。此时的贝多芬在音乐创作方面呈现出对于传统结构形式的突破,是浪漫
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而且也丰富了中国文学。然而被翻译成韩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并不多,韩国读者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