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艺术运动中的南锡学派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135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法国新艺术运动中南锡学派的艺术理念为中心,以学派的艺术实践为线索,展现了1901年至1914年这14年间南锡学派成员所进行的艺术改革历程。在世纪转换、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下,南锡艺术家埃米尔·加莱(Emile galle)1901年在“振兴法国装饰艺术”的名义下建立了南锡学派。学派成员建立起一个共同的学派章程,以发展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与法国特色的“现代风格”为目标,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手法和装饰语言。如何在新风格中,既体现出现代生活面貌,又不丧失法国的文化独特性,就成为学派成员们在艺术改革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梳理南锡学派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他们的设计现代转型主要是通过三个不同方向来实现的。首先,他们从历史的根源来确立过去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从“传统”中寻求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之上来构筑“现代”;其次是有意识地通过设计唤起民族意识,这种民族意识与普法战争直接相关,通过对“高卢”祖先的频繁强调,通过具有象征意味的视觉图像与符号来凝聚民族认同,从而在特定群体中唤醒“民族”与“家国”的观念;最后,在东方艺术的冲击下,从世界性的文化语境中来重构法国艺术特质。在南锡学派一步步尝试和拓展他们的设计理念及设计语言的过程中,这三个问题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重叠交错在一起,通过不同层面上的重组与调试最终实现了一种对法国文化的认同。本文试图从这三个不同的方向深入分析南锡学派的艺术改革实践,以南锡学派不同时期的代表成员及设计作品为切入点,剖析学派发展过程中设计思想的演变过程,旨在追寻南锡学派在面临现代化的时代转变之时,如何通过平衡不同力量解决错综复杂的矛盾,从历史折中主义的桎梏中脱离,又如何汲取不同类型艺术与文化的养分,从而提炼出一种基于自然又能够体现法国文化气质的现代风格。南锡学派所寻求的决不仅是设计形式上的现代语言,他们所要尝试的是,通过他们的改革运动,能够使视觉化的设计产品能够与观赏者和使用者达到的精神层面上的交流,这是一种更偏重感性诉求而非理性设计的艺术取向,他们试图赋予装饰艺术以更重要社会地位与文化角色的愿望,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南锡受战争波及,从此南锡学派作为一个设计流派退出历史舞台。但学派成员留下的大量作品依然使南锡成为法国新艺术运动中仅次于巴黎的城市。南锡学派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在现代设计中寻求如何体现一种法国的文化气质,这种思考与探索,对于正在尝试体现自身文化气质的中国当代设计,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共九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七章)、结语。引言。在此主要说明选题意义,介绍研究思路、考察要点、行文主旨等。第一章科举废,文艺出——元初士人对文艺的反思和救弊。本
作为造型艺术的立柱,以伟岸与耸立使人对其仰视,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立柱是人类精神的重要载体,世界不同地域和不同时代都曾创造了丰富的立柱艺术,如古埃及的方尖碑柱,中
摘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固碳制氧、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休憩、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在防御和减少自然灾害、保持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维护生态平衡、促进
本文以中世纪两种不同绘画类型的代表性作品《基督变容》和《捕鸟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绘画语言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两种类型作品的语言组织关系、秩序感及其与精神内容的关系。
本论文一“《林巨正》与明清章回体小说关联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明《林巨正》与明清章回体小说的关联性。但考虑到《林巨正》是一部收容本国的文学传统乃至中国、日本、西
本论文的主要目标是从日常书写的角度重新理解书法。日常书写对于书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是因为书法本质上就是一门从日常书写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艺术。因为日常书写的
本文主要阐述了火灾时应急照明强制点亮的控制方法,以及传统的采用单纯的蓄电池作为唯一备用电源的优缺点。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文章以引自西方现代国家公司经营与管理方式的美术设计机构为研究对象,利用在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处检索到的原始档案资料和报刊资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
本文以IT行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京、深、沪三地青年人进行了领导者行为和工作态度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直接领导者的给予关怀、显示信任、沟通交流、品行端正等行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