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质黏土中筒型基础沉放的影响范围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ong0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陆上可开发的风能资源有限,近些年来全球各国将风电开发的重点转移到海上。宽浅式筒型基础是一种新型的海上风电基础型式,具有安装快、成本低和可回收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宽浅式筒型基础通过超大直径(≥30m)的设计有效的抵抗了百米高塔筒传至基底的巨大弯矩。一步式安装是宽浅式筒型基础的突出优势,但安装过程中,筒壁会挤压周围土体,导致孔隙水压力的变化,从而引起土体强度的改变和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减小。因此,准确评价筒型基础安装对周围土体的扰动范围和扰动程度对保证施工期风机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沿海广泛分布的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筒型基础沉放过程的模型试验,揭示了筒型基础静压与负压沉放过程对周围土体的扰动规律,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开展了筒型基础的静压与负压沉放实验,模拟了筒型基础的自重与负压沉放过程,监测了筒基沉放过程中筒内外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土压力变化及沉放前后土体强度变化。(2)基于圆孔扩张理论推导了筒型基础静压和负压沉放过程中土体影响范围的理论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筒型基础在静压沉放阶段对周围径向土体的影响范围为距筒中心2.2倍半径;负压沉放阶段对土体的影响范围为距筒中心1.6倍半径。(3)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筒型基础静压和负压沉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筒型基础静压沉放时,随沉放深度的增加,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区域明显增大;筒型基础负压沉放时,超静孔隙水压力主要分布在筒内,仅有一小部分分布在筒端附近的外部,筒外土体受负压影响范围约为1.5半径。
其他文献
由于中国西南部地域地貌十分特别,林林总总的山地建筑样式非常常见,而掉层结构是山地建筑中较为典型的代表结构形式,之前对掉层框架结构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是随着社会和建筑
目的通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分别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相关性分析,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肾性贫血的关系,为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提供一
红肉中的N-羟乙酰神经氨酸(N-glycolylneuraminic acid,Neu5Gc)的摄入引发的异种唾液酸炎(xenosialitis),能增加人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Neu5Gc拥有多种存在形态,而不同的
3-脱氧-D-甘露-2-辛酮糖酸(KDO)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脂多糖(LPS,内毒素)和革兰氏阳性菌荚膜多糖(CPS)的必要组成成份。KDO单元的数目、连接方式以及取代基的不同是脂多糖
研究背景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是北京市科学发展计划课题“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Ⅲ”分支项目(项目编号D15110700200000)。随着我国进入未富先老的快速老龄化阶段,脑血管
状态监测是保障复杂工程系统安全服役和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有效地利用状态监测数据可以揭示系统服役阶段的健康状态,并预测其状态演化规律,从而为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重
城市交通要道中的绿化植物主要用于分隔车流、防尘减噪、美化与改善城市环境,但其生长受到道路设施硬化程度大、植物生长空间有限、道路污染等环境因素的限制。本文以南宁市交通要道大学东路分车带上栽植的七种园林灌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七种灌木在当地典型季节下叶片结构、叶片功能性状、叶片生理、叶片滞尘方面25个指标的差异,选取相关指标分析七种灌木对其栽植环境的响应,为理解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积累数据,也为道路植物
配电网传统集中调控模式存在调控中心计算和通信压力大、系统可靠性不高、可扩展性不足等问题,不能很好满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时配电网稳定运行的要求,也无法适应主动配电网用户侧主动响应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侧主动参与的新需求。由于多智能体系统结构上无需集中,各智能体间协作实现全局控制目标,其相关理论得到了各个专业学术界的关注垂青,其研究理论也日渐丰富在电力系统中也逐步推广。开展分布式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
本论文以取自川煤集团芙蓉公司某煤矿C1煤层的原煤煤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煤进行微观孔隙裂隙测试和瓦斯渗透实验、不同轴向加载速率下的原煤力学与渗透特性实验、不同加卸
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智能电网作为它的主要方向,当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要求智能电网通过对电力线路实时监测,实时分析系统参数,通过这种方式帮助电力运行维护人员分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