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金融案频繁发生造成了国际银行业的巨大损失,对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操作风险一直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之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极大地干扰了各国金融监管的机构及商业银行的管理层的正常工作。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的监管委员将操作风险列入新资本协议之中,并将其和信用、市场传统的两大风险并列成为商业银行的第三大风险,这标志着国际金融界对操作风险认识与重视上升到新的阶段。操作风险管理业就成为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中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国建设银行和那些国际性的活跃银行、从事于某一专业的专业化银行等操作风险较大的银行相比,对操作风险方面的识别确定、度量评估、缓释管理风险控制报告等均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建立了一套相应的有效的操作风险的管理体系,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却存在诸多漏洞,导致金融案件频发的势头依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再结合目前中国建设银行的实际运营情况,探究切实而又可行的落实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方法。本文先是阐述操作风险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与不足等;然后根据相关理论与实践讨论了如何界定其内涵、主要的特征、成因及衡量法等。通过介绍并研究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的操作风险的管理现状,立足于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的实际运营情况,对中国建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的瓶颈进行了剖析。笔者根据多年在商业银行基层进行管理的工作实践经验,主要分析了中国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对分支机构的业务操作类环节中存在的违章操作进行的专项治理。将治理前后操作风险的情况相比较,针对性提出了若想从根源上防范操作风险,仅仅构建出一套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在相关措施的具体落实上还要加大监管力度,以完善现有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诸多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