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分析防屈曲约束支撑对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增强效果,基于混凝土损伤本构关系及支撑的防屈曲原理,对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以及支撑-框架组合结构体系进行了以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分析防屈曲约束支撑对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增强效果,基于混凝土损伤本构关系及支撑的防屈曲原理,对防屈曲约束支撑、异形柱框架、以及支撑-框架组合结构体系进行了以下研究:运用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单个核心板钢材Q225LY的防屈曲约束支撑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其滞回特性。结果表明,防屈曲约束支撑达到极限荷载前的等效粘滞阻尼比一直增加,没有下降的趋势,耗能能力良好,且支撑能有效地发生屈服而不发生屈曲失稳,将模拟结果与支撑卧位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吻合较好。对采用对角斜置防屈曲约束支撑的单榀异形柱框架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并与无撑异形柱框架的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防屈曲约束支撑对单榀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防屈曲约束支撑布置在异形柱框架中,有效地推迟了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产生的时间,延缓并减弱了结构的变形恢复滞后现象,防屈曲约束支撑可以使结构在产生较大侧向变形的同时不发生破坏;防屈曲约束支撑的存在使得框架能承受更多的荷载和位移循环,同时改变了原来异形柱结构的耗能机理和屈服机制,使结构在屈服后仍能吸收较大的循环荷载能量。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且对角斜置的防屈曲约束支撑在组合结构达到极限荷载前的整个过程中,未发生支撑的平面外失稳现象,防屈曲约束支撑可以自始至终地发挥其工作性能。根据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出的损伤本构关系,基于Sidiroff的能量等价原理,推导出适用于ABAQUS软件的混凝土拉压损伤本构关系,同时引入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拉压损伤刚度恢复因子,利用推导出的混凝土拉压损伤本构关系对三维复杂异形柱框架进行了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研究异形柱混凝土框架结构在centroEl-波、Taft波、人工波作用下的地震动力时程响应。将防屈曲约束支撑应用于三维复杂异形柱框架结构中,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组合结构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动力时程响应分析,研究组合结构的固有特性和动力响应,选取人字形、平行线形、X形、菱形四种支撑布置方式,比较各个布置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增强效果,进而优化比选出抗震性能较好的布置方式,以期更好地增强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其他文献
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K)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自身反应性T细胞攻击大中动脉,破坏血管壁结构,导致管腔狭窄、闭塞或扩张,引发缺血。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
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Cu(In,Ga)Se_2(CIGS)的效率高达23.35%,但由于组成元素稀缺,毒性大,其大规模应用和发展受到了限制。与其具有相似结构的直接带隙半导体Cu_2ZnSn(S,Se)_4(CZTSSe)的理论转换效率高达32.2%,并且其光吸收系数高、光学带隙在1-1.5 eV内可调且组成元素储量丰富绿色,因此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最有发展前景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吸收层材料之一。在CZ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在城市黑臭水体主体工程完成后的水质长效保持阶段,合流制溢流污染、分流制初期雨水、干湿沉降等外源污染最终还会汇集在水体底泥,形成次生黑臭底泥,通过不断向水中释放污染物引发水质反弹、重复黑臭。由于底泥清淤的工程、社会和生态成本较高,在底泥累积量触发清淤条件之前,化学药剂对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效果和维持水质长效保持有积极作用。但因为缺少技术性指导文件和规范化市场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协商民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得到了广泛而充分的运用。基层治理主体可以通过搭建协商平台,挖掘协商议题、创新协商机制等做法来形成协商闭环,推动基层群众自治,提升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数量不断激增,尤其在发达地区车流量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使得既有高速公路在通行能力达不到要求的同时也阻碍了道路两侧城镇经济的发展和交流,因此迫切需要在原有高速公路扩宽改造的同时把既有路基改造成桥梁—“路改桥”。本文以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临沂段)第6合同段“路改桥”工程项目为依托,针对工程中边坡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在不断交、小变形及快速施工的前提下,通过现场调研、数值模拟
本教学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对本课题的设计可以为类似的建筑结构提供有效的建筑方案,可以使建筑的安全和经济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该工程为五层高校教学楼,处于安徽
行道树是城市生态和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行道树信息获取手段如人工量测、RTK测量、全站仪测量等方法费时费力,采集的行道树信息单一,无法满足监管和规划部门快速采集和监测行道树信息的需求。车载移动测量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手段,能够快速采集道路及其周围地物的点云信息。利用车载移动测量系统获取的点云数据提取行道树及属性信息,具有低成本、高精度、时效性强、全天候作业等特点。行道树点云的空间分布具有
本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冻融作用下特定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及净化技术研究”为依托,以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从土体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出发,结合土壤在冻融过程中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复杂,坡陡沟深,水土流失严重,为缓解黄土丘陵沟壑区边坡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本文以内蒙古清水河县段兰窑流域沟道边坡为研究区,采用3种植被毯措施:豆科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混播(以下简称豆禾混播)比例为1:1+椰丝毯(L1G1)、豆禾混播比例为1:2+椰丝毯(LiG2)和豆禾混播比例为2:1+椰丝毯(L2G1)在30°、35°、40°和45°边坡设置径流小区,分析该区域不同自然降雨条件和坡
专利作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专利价值的有效评估对企业投资决策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专利交易策略和专利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