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才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其关键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后,我国将通过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来落实根本任务,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就强调课程要增强思想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写入德育等相关学科教材中,渗透到其他学科教材中。生物学课程是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要在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离不开对学生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落实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研究对国内外社会责任培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研究,明确社会责任培育的重要性。其次,结合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社会责任核心素养进行分析,将其梳理为家国情怀、社会参与、科学实践、生态保护和生命关爱五大要素,进而分析与2004年版生物教科书相比,2019年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的变化,并对2019年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中的社会责任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再次,分别以广西防城港市7所高中的生物教师以及其中4所高中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高中生物课堂社会责任培育的现状进行调查,进而提出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有效培育学生社会责任的策略:第一,深入挖掘生物学教科书、中国文化资源、家乡文化资源、日常生活实例中蕴含生物学相关社会责任的素材;第二,创设真实情境,进行体验式教学;第三,将课堂任务驱动细致化,从意识到行为层层递进;第四,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落实社会实践。最后,分别侧重于社会责任五大要素中单一要素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案例分析,将教学策略具体落实到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希望能够为高中生物学课程落实社会责任培育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