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才岭狗獾食性的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tadp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粪样分析法对2011年到2013年间在张广才岭地区采集的狗獾粪样进行食性分析,并对不同季节间狗獾的食性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对160份狗獾粪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狗獾是机会捕食者,并不是蚯蚓的专食者。(2)从出现频率看,狗獾的食物组成主要为蚯蚓、昆虫、蜗牛和狗枣猕猴桃4类,其出现频率分别为98.75%、88.13%、58.75%和28.13%。从生物量比看,狗獾的食物组成主要为狗枣猕猴桃、蚯蚓、哺乳类和昆虫,其生物量比分别为47.67%、27.49%、7.80%和6.27%。(3)在不同季节间,狗獾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蚯蚓、昆虫和蜗牛出现频率相对较稳定。(4)狗獾食性的Shannon-Wiener指数H,为1.508,均匀性指数E为0.629,标准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Bsta为0.218。(5)在不同季节,虽然蚯蚓和昆虫的出现频率变化不大,但其生物量比差别很大,蚯蚓是由春季到秋季迅速减少,昆虫是夏季占的比重最大。(6)哺乳类、狗枣猕猴桃和玉米只在春秋两季出现,但是哺乳类在春季对狗獾的贡献大,而玉米和狗枣猕猴桃在秋季贡献大。(7)蠕虫和蜗牛在各季节的变化不大。(8)鸟类和两栖类只出现在一个季节,鸟类是春季,两栖类是秋季。
其他文献
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南亚及太平洋群岛,在我国华南地区广泛引种栽培,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和提供木材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沿海地
为探索快速生长期马鹿(Cervus elaphus)鹿茸生长点茸皮中新发现的低拷贝microRNA PC-5p-1090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microRNA PC-5p-1090的预测靶标,参与各种信号通路的一种膜
本研究选择了石楠、‘红罗宾’、‘鲁宾斯’三种植物的两年生扦插苗,用不同浓度的保水剂对其进行处理,进行干旱胁迫下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的研究。旨在探讨它们的抗旱机理及比较
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因其绿色期长、抗热性强、适应性广而成为包括南京在内的广大过渡地带应用最广泛的草种之一,可用于建植多种草坪绿地,但该草生长快、修剪频率高
本文在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城市河流和滨水空间理论研究及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生态水工学等学科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尝试在中观尺度上研究郑州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对贾鲁
组蛋白乙酰化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对染色质结构改变和重塑、基因表达以及环境胁迫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组蛋白乙酰化程度是由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i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