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材料抗赤霉病和条锈病基因检测及抗性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k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是我国小麦两大主要病害,对小麦安全生产危害严重,解析重要小麦育种材料抗赤霉病和抗条锈病的遗传基础,对于阐明小麦重要育种材料的抗病遗传特性、改良品种抗性、培育新型小麦抗病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利用已报到的4个小麦抗赤霉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和5个抗条锈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对193份小麦重要育种材料进行了抗赤霉病和抗条锈病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检测,并对其田间抗性及部分农艺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以下结果:1.利用基因Fhb1、Fhb2、Fhb4和Fhb5的特异分子标记对193份小麦重要育种材料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含有Fhb1基因的小麦材料有5份,分别是小偃325、扬麦12、新麦23、西农979以及扬麦18;含有Fhb2的材料有11份;含有Fhb4的材料有29份;含有Fhb5的材料有16份。中抗材料中的陕农56、郑麦366和闭颖材料(西农893 ×西农138)并未检测出上述基因,推测其抗性来自于其它抗赤霉基因。2.供试材料田间赤霉病抗扩展特性鉴定表明:中抗以上的材料有12份,其中,扬麦18和西农822达到了抗病(R)水平,病情指数为7.50%和10.00%,病小穗率分别为9.62%和10.90%。品种闭颖材料(西农138 ×西农893)、938、陕农56、郑麦366、扬麦12、新抗12-1、E-65、漯9908、新抗12-6、淮麦20表现为中抗,占供试材料的5.18%,病小穗率范围为14.94%-44.67%,对23份供试材料进行系谱分析,发现小麦赤霉病抗源单一。3.农艺性状与病小穗率调查显示,938、扬麦18、E-65、闭颖材料(西农893 ×西农138)和淮麦20共五份材料接种后病情发展趋势与苏麦3号较为相似,说明其抗扩展能力较为突出;性状与病小穗率相关分析,穗长、株高、穗粒数与病小穗率呈明显负相关,表明穗长、植株高和穗粒数少的小麦具有较好的避病性或抗病性;与开花期呈明显正相关,即较早的开花小麦感病程度较低,扬麦18赤霉病抗性、综合农艺特性好,是重要的小麦抗赤霉品种。4.抗赤霉病基因特异标记与田间抗病效应分析表明,含有Fhb1、Fhb2、Fhb4和Fhbb5抗赤霉基因特异标记的的小麦材料均具有较好的抗病效应,其中含有Fhb1特异标记的材料抗扩展效应最高,表明Fhb1特异标记基因是改善小麦抗赤霉特性的关键基因,含Fhb1+Fhb2、Fhb4+Fhb5、Fhb2+Fhb4+Fhb5特异标记的的组合可以有效提高小麦品种抗性。5.小麦条锈病抗病特异标记检测表明,在供试的168份小麦材料中,含Yr9、Yr10和Yr17基因特异分子标记的小麦材料分别占32.74%、18.45%和3.57%。可能携带Yr9、Yr17的品种有2份,分别为小偃153和小偃325。携有抗病基因的小麦品种,其rAUDP均降低。6.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未发现免疫材料,抗病材料有27份,占供试材料的16.07%,如小偃153、陕农56、小偃325、品比21和品比24等,其中材料品比19的rAUDPC值最低(2.83%);中抗材料有91份,占供试品种(系)总数的54.17%;中感材料和感病材料分别有34份和41份,占整体的22.62%和24.40%。
其他文献
线性码在很多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应用,所以线性码的构造问题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一直以来是纠错码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目标;特别是关于低重线性码的研究在线性码研究中至关重要.具有较低重量的线性码性能良好且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比如在组合设计和秘密共享方案等中都有很重要应用.线性码的重量分布中包含了很多关于码的基本信息.然而,对于一般的线性码来说,确定该线性码的最小重量是相当困难的,仅有很少的一部分非
相依随机变量序列在统计研究、金融分析、随机过程理论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几类相依随机变量序列概率不等式的基础上,探究了这些随机变量序列的完全收敛性、大偏差,同时给出了其中一类特殊序列的强大数定律.论文的主要内容有:(1)在NSD序列和END序列概率不等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它们的完全收敛性,并且在(?)E|Xi|p=O(np)条件下,给出LNQD序列的大偏差.(2)给出了WOD序列的指数不等式.(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学者提出随着温度不断升高,土壤微生物呼吸会产生热适应性以减缓其呼吸量的升高。土壤酶作为土壤呼吸的限速步骤,其活性的变化是土壤微生物呼吸热适应的机理之一。基于此,本论文选取我国不同气候带五种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研究其对环境温度的响应;并进行实验室模拟增温试验,研究不同培养温度(10℃、30℃)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观察其热适应性;选
黄土高原不饱和区深厚,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显著影响土壤水和氮素运移过程,进而导致土壤水和氮素来源存在差异。前期研究仅聚焦于水分亏缺和硝态氮(NO3--N)累积现象,深剖面土壤水和氮素来源示踪方面研究相对薄弱,难以满足植被与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需要。为此,本研究以陕北黄土区为研究区域,采集降水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20 m深剖面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含水率、稳定和放射性同位素,探讨深剖面土壤水
本篇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分两部分研究,即,分别讨论具有非局部弱阻尼的奇摄动 Boussinesq 方程和带非线性强阻尼的Boussinesq方程的有限维全局吸引子和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其中u-u(x,t),x∈Ω,(0.1)中的ε ∈(0,1)是小扰动系数,(0.2)中的ε>0是常数,Ω是R3中具有光滑边界(?)Ω的有界域,v是(?)Ω的单位外法向量,‖ut‖rut(r≥0)是非局部弱阻尼,外力项f∈
盐渍土由于受到自身性质的影响致使土壤氮素养分利用率较低,进而引起化肥施用量增大并导致养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提高盐渍土中氮素养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甘肃河西地区盐渍土壤灌漠土为研究对象,添加不同物料(硫磺、生物菌肥等改良材料和牛粪、猪粪等有机肥),通过盆栽试验、培养试验和田间试验三种方式,研究了不同物料对盐渍土中氮素养分转化和利用的影响,为西北盐渍化地区优化施肥、增效增
随着2021年的到来,教育部十四五规划的即将开启,教育思维与理念正不断更新,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也正不断加深。幼儿教育是教育的第一站,其重要性足以影响一个人的终身,因此幼儿教育是教育的重点。种植课程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型课程,属于幼儿园园本课程中的一类,在种植课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领略劳动的魅力、感悟自然的魅力,促使幼儿身心健康。
期刊
土壤是联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纽带,它在水资源的形成、转化和消耗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农业、水文和环境密切相关。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其形状、大小、孔隙分布及组成等影响着土壤的持水性、通气性和容重等物理性质,进而影响土壤质量。研究团聚体不同组合方式对黑土、红壤和黄土三种农业典型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可为农田灌溉、土壤改良、农作物生长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通过室内土柱实验和CT扫描技术,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
Guichardet-Fock空间是r上η值平方可积函数所构成的Hilbert空间,即L2(Γ;η),其上的算子定义域突破了指数域的限制,实现了算子的极大定义域.本文主要研究Guichardet-Fock空间上广义修正随机梯度▽h和广义Skorohod积分算子δh的性质以及与其它算子之间的关系.首先,对R+上非负实函数h,定义了连续时间Guichardet-Fock空间L2(Γ;η)中广义修正随机
本文研究了四分之一平面上的一维热传导方程的侧边值问题,这类问题是严重不适定的.采用传统拟逆方法得到该问题的一个近似解,但发现它并不是一个正则化解.若对其解的分母项加以修正便能够恢复解在内部的稳定性,从而提出一种新的正则化方法.由于该类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推广到分数阶,给出了分数阶热传导方程侧边值问题的分数次Tikhonov方法,克服了经典Tikhonov方法过度平滑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