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一直备受社会公众诟病,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学生会做题,不会交际,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差。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错误的英语教学理念,单纯把英语当作是一门学科知识来教授,割裂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忽视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际的工具,要使交际顺利完成就必须对于目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所了解。因而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一定的英美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目前一方面,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另一方面,由于现行的国家课程内容偏重于基础性,仅仅依靠课本内容无法满足文化教学的需要。因而,必须要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开发校本课程,拓展资源,加强文化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我国的课程体制在经历数次改革后,逐步确立了由国家、地方和学校组成的三级课程管理开发体制,这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成为目前课程研究的重点。但在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现状进行研究时,发现目前有关的研究偏重于理论层面,极少有实证性研究,有关跨文化交际导向的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研究就更少。本文中重点介绍了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过程,即前期通过学生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通过随堂的形成性评价及检测卷的形式,对学生发展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价。通过总结和分析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旨在探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有关校本课程和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研究,以及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方法,明确了研究方法,重点总结了笔者所在学校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及评价的经验。通过学生调查问卷确定校本课程的课程计划,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及评价标准。通过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对比实验及校本课程的评价,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总结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校本课程本身、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学习三方面提出一点启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成功,有赖于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及校本课程的精心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