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矿井局部除尘的小型干式除尘器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ridzmhuiyo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除尘器适用于矿井内受限空间粉尘浓度较大的作业场所的初效除尘,具有结构紧凑、无需清灰等特点。目前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其使用条件和内部流场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本文围绕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除尘器的上述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对其在不同条件下使用的除尘效率及内部气流分布进行研究,为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除尘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除尘器和滤筒结合,进行除尘效率初步试验。采用CFD数值模拟软件及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除尘器内部流场情况,分析了流量和抽气率对粉尘除尘效率的影响。最后,研究了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与滤筒的联合工作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对粒径在1050μm的粉尘除尘效率为99.9%,对粒径在50200μm的粉尘除尘效率从99.9%逐渐降至85%,且流量小于或等于2000m3/h时,细微颗粒的团聚现象明显。以实验粉尘(d50=10μm)为对象,模拟计算得出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在风量16024165m3/h、抽气率在5%条件下的除尘效率最佳。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风量为1602m3/h、粉尘浓度为2001200mg/m3时:无抽气条件下,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对d50=33μm的较粗颗粒粉尘的除尘效率最佳,对浓度在6001000mg/m3的粉尘的除尘效率相对稳定;抽气条件下,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对d50=10μm的粉尘的除尘效率为7994%,且在粉尘浓度为1000mg/m3、抽气率为5%时除尘效率可达94%;抽气条件下,对于d50=33μm的粉煤灰与d50=48μm的玻璃微珠,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的除尘效率受粉尘浓度影响较小,受抽气影响较大,且除尘效率在抽气率为3%时最佳。当直通导叶式微型旋流管组与滤筒结合使用时,除尘效率达到99.99%,且排放平均浓度符合国家标准,整体组合除尘在不清灰情况下,可持续工作595min,但存在着系统阻力过大,除尘系统联合工作特性仍需进一步优化。
其他文献
森林质量是对森林资源现状的最合理阐释,森林质量的提升是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举措,是加强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贯彻、是建设美丽中国的
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和无污染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制备锂离子电池的过程中,传统的聚偏氟乙烯(PVDF)粘结剂需要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为溶剂,对环境有毒有害;同时,由于其粘结强度不够,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活性物质的剥落,因此,开发新型环境友好和高效的粘结剂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而水性聚氨酯(WPU)以水作为分散剂,无毒性、价格低廉且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方式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2型呼吸衰竭并患者的疗效。方法:从我院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2型呼吸衰竭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0例为
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在不断提升。决定生产效率的核心就是车间调度的优化。车间调度的整体优化也意味着技术层次的综合优化,要求其在管理层面、技术的优化层面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方面的综合优化。本文提出运用改进的鲸鱼算法来求解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对鲸鱼算法增加了非线性收敛因子和自适应惯性权重作为改进的重点,在鲸鱼位置更新上引入了量子旋转门的概念,同时对编码和解码的方式也做出了改进。
根据宝钢股份公司"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这一目标,为科学评价公司竞争力,对公司的核心能力进行了研究.以钢铁市场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为背景,分析了公司的经营战略和
电离层区域存在大量的带电粒子,对无线电波具有反射、折射和吸收作用,电离层内不规则体导致的无线电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快速抖动和起伏对人类无线电通讯、卫星发射、GPS定位以
<正> 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令的1972年修正案,大大地促进了美国进一步提高水污染控制水平。这些修正案与其所附带的法规都鼓励人们适当地使用污水地面处理技术,以便改进水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