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E和SLM的钛合金义牙制备工艺与组织及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qkxx03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及世界的牙齿缺失患者众多,口腔修复体市场潜力巨大,而传统工艺制备口腔修复体的速度和质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本文基于逆向工程技术(Reverse Engineering,RE)和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制备义齿牙冠,即使用RE技术,结合杰魔软件建立义齿牙冠三维模型,然后选择TC4合金粉末,使用SLM技术打印义齿牙冠,具体研究内容为:首先,通过扫描仪获得人体第一磨牙牙冠表面点云数据,使用杰魔软件对点云进行处理,生成长×宽×高为10.2mm×10.2mm×8.1mm的牙冠三维模型数据,逆向牙冠三维模型与初始牙冠点云对比最大尺寸差异为2.93×10-2mm,满足医用标准。然后,对所得牙冠三维模型进行了实际咬合条件下(200N—600N载荷)的有限元分析。发现,随着载荷增加,牙冠变形量也增大,牙冠在各受力情况下的最大变形发生在牙尖处,当载荷为600N时牙冠最大变形量为2.41×10-4mm,符合要求,确定逆向所得牙冠即为打印几何尺寸。随后,为制备合格的义齿牙冠,对SLM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熔道形貌的影响,当P=300W、V=1200mm/s、D=0.11mm时,各获得了质量良好的熔道,当H=0.05mm时获得了无明显缺陷搭接熔道。然后以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确定的最佳致密度工艺参数为:P=250W,V=1050mm/s,H=0.07mm,D=0.07mm,该参数成型试样致密度达到了99.92%;确定的最佳粗糙度工艺参数为:P=350W,V=1050mm/s,H=0.09mm,D=0.11mm,该参数成型试样上表面粗糙度为6.74μm。最后对最佳致密度工艺成型的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探究退火制度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退火温度达到850℃时,铸态试样中的α’相转变为(α+β)相,粗大柱状晶消散;950℃退火时试样α相明显长大,取向趋于等轴化;随着退火温度增加,试样的硬度和强度下降,但是塑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对950℃退火牙冠与铸态牙冠进行尺寸误差对比,结果显示,950℃退火牙冠较铸态牙冠尺寸误差更小。
其他文献
中央分隔带内桥墩受到失控车辆撞击不仅威胁跨线桥梁结构安全,且会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对跨线桥中墩处防护措施开展研究十分迫切。该区段防护栏必须有良好的阻挡性能,既能防止大货车侧翻撞击中墩又能避免小轿车下钻护栏撞击中墩。由于该区段护栏距离桥墩较近,可产生的横向变形有限。因此要求护栏能在较小的变形内拦截并引导车辆回归行车道。本文通过建立“护栏-车辆”有限元模型,开展了碰撞仿真分析。提出一种综合三
镁/铝合金都具备低密度、高比强度和存量丰富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电子设备、汽车和船舶等行业。镁合金和铝合金的应用范围宽广,两材料的连接技术成为热门研究方向。作为新型固相连接技术,搅拌摩擦焊可以实现镁铝合金的优质连接。本文选用2.5mm厚度的5083铝合金和AZ31镁合金为研究母材,通过选择不同的焊接工艺参数对镁铝异质合金进行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焊接。利用万能拉伸强度机、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
随着当前世界形势的不断复杂变化,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为了跨越山区峡谷,河流,越来越多的高墩大跨桥梁出现。此时的高桥墩大跨度结构展现出柔性特质,易于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各种不利变形,尤其是位于西部山区峡谷的桥梁,由于山区峡谷使风产生加速效应,因此,在超高大跨T构桥施工阶段,有必要对其进行抗风研究。本文以西北高原地区某大桥为依托工程,针对超高墩、大跨度、长达数月冬季停工期的施工特点,研究不同
作为水下无损检测技术中的重要分支,水下视频技术为水下光视觉目标识别研究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极大程度促进了水下光视觉目标识别领域的发展。基于传统特征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存在人工选取的特征对自然物种识别的适应性不足、效率低等问题,相比之下,深度学习方法优势明显,但由于水下细粒度图像数据集存在数量和质量问题,导致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细粒度目标识别任务同样面临巨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F4K鱼类图像数据
离散型制造为企业生产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生产路径灵活,设备关系复杂等特点。为保证离散型制造过程的高效进行,进一步整合生产资源,提高生产过程透明度和智能化水平,需对生产过程数据进行高效采集并灵活存储。采集得到生产数据中蕴含了丰富的生产信息,在不同的数据应用场景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对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本文针对产品质量预测问题,利用特征处理对数据进行筛选,并根据数据特点构建新特征,形成与产品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残疾障碍患者和老年人需要康复医疗设备,下肢康复机器人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康复医疗资源的紧缺。传统机器人关节采用高刚度的结构设计和高精度的位置控制,可以实现机器人在结构化环境下的高效率和高精度要求,但是这种刚性关节却难以满足下肢康复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下对人机交互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的需求。针对这个问题,本课题设计一种仿人类膝关节运动特性、可以实现主
21世纪,在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双重压力下,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大汽车厂商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而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3大组成部件(电池、电机、电控)之一,也备受到各国政府和主要汽车制造商的广泛关注。锂离子电池目前被认为是电动汽车合适的动力源,被学者们广泛研究。人们在追求高密度的同时也带来了高热量的问题,而高热量会引起温度的急剧上升,对锂电池的性能以及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主要基于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在人们日常辅助、军事以及医疗康复等领域担任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目前,很多外骨骼机器人都存在动作僵硬、步态过于机械、对人体关节限制过多等问题,这会导致穿戴者的不适,甚至受到身体损伤。表面肌电信号是指肌肉活动时从人体皮肤表面检测到的一种生理电信号,可以更迅速、更精准地反映人体的运动意图。基于表面肌电信号技术的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也因此在国内外成为热点。在人体日常多种步态中,跨越障碍时的表面
自三峡工程蓄水以来,库水位周期性涨落形成了永久性消落带。受消落带的影响,沿线坡岸地质灾害不断涌现,极大地增加地质灾害预警和治理的难度。地表形变监测是库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早期识别、实时监测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地表形变监测新技术,拥有传统地表形变监测技术所不具备的监测范围广、监测密度大等特点,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地获取高精度地表形变信息,在大范围、长时间缓慢地表形变
跨座式单轨列车和地铁相比,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造价低等特点。转向架作为列车重要部件,对其研究非常重要。传统转向架,走行轮肩并肩、无差速。造成轮胎磨耗严重,需要经常换胎。这种模式走行轮拆装困难,维修不方便。我们所在研究团队和青岛四方联合开发了宽轮距跨座式单轨转向架,与传统跨座式单轨转向架相比,宽轮距跨座式单轨转向架的优点是省去了稳定轮支腿那一部分长度,降低了车体与轨面之间的距离,走行轮胎拆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