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常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在早期患者可无不适,当症状明显就诊时病情多已较严重。肺功能测定指标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目前COPD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仅以FEV1的变化进行分级,不能够全面评价患者病情和判断预后。近年来,随着BODE指数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应用运动试验客观评价患者的活动能力。1981年美国胸科学会曾推荐把运动试验作为估价COPD患者身体状态和工作能力的检查项目。目前临床上运动试验测定主要有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和行走试验两种方法。我国COPD诊疗指南亦推荐将6分钟行走试验(6MWT)作为评价其运动耐力的指标。本研究通过对COPD患者进行6MWT、脉冲振荡肺功能(IOS)及肺通气比较,分析说明6MWT在COPD严重度分级中的意义。
材料和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07年12月济南军区总医院门诊及住院COPD患者共78例,均进行常规肺通气及连续脉冲震荡肺功能(IOS)测定,患者在常规肺通气测定前15分钟吸入万托林(进口沙丁胺醇气雾剂)2揿。其中53例COPD患者进行了6MWT,19例AECOPD患者给予抗胆碱能药物爱全乐气雾剂吸入及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雾化吸入联合应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常规肺通气及IOS、6MWT,并进行对照分析。仪器选用德国耶格公司产的Master Screen肺功能机。对78例COPD患者进行了常规肺通气及IOS的相关性分析。对53例COPD患者进行了分级,各级间各参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中的多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并对53例COPD患者进行了6MWT、常规肺通气及IOS的相关性分析。对19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各参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作为有显著性差异的判断标准。
结果:
1.6MWD在53例COPD患者各级间的比较中:I与Ⅲ比较、II与IV比较有显著性差异;I与IV比较有极显著差异;I与II比较、II与Ⅲ比较、Ⅲ与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2.Borg1在53例COPD患者各级间的比较中:Ⅲ与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Ⅰ与Ⅳ比较、Ⅱ与Ⅳ比较有极显著差异;Ⅰ与Ⅱ比较、Ⅰ与Ⅲ比较、Ⅱ与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Borg2在53例COPD患者各级间的比较中:Ⅲ与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Ⅰ与Ⅲ比较、Ⅰ与Ⅳ比较、Ⅱ与Ⅳ比较有极显著差异;Ⅰ与Ⅱ比较、Ⅱ与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4.IC在53例COPD患者各级间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
5.19例AECOPD患者6MWT各参数治疗前后比较:6MWD及反映呼吸困难的指标Borg1(走前)与Borg2(走后)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并且在治疗前、后分别对Borg1与Borg2进行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6MWD治疗后明显增加,Borg1、Borg2治疗后明显降低;在治疗前、后Borg2均明显高于Borg1。
6.19例AECOPD患者肺通气指标及IOS各参数治疗前后比较:参数FVC、Rc、R35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IC、FEV1实/预%、Zrs、Rp、Fres、X5、R5、R20、R5-R20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其中参数FVC、IC、FEV1实/预%、X5治疗后明显增加,Rc、R35、Zrs、Rp、Fres、R5、R20、R5-R20治疗后明显降低。
7.53例COPD患者的6MWT指标6MWD与IC、FEV1实/预%、Zrs、Rp、Fres、R5、X5、R5-R20、Borg1、Borg2、grade的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6MWD与FEV1/FVC%、Rc、R20、R35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
8.78例COPD患者的肺通气指标IC与FEV1实/预%、Zrs、Rp、Fres、R5、X5、R5-R20的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IC与FEV1/FVC、Rc、R20、R35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
9.78例COPD患者的肺通气指标FEV1实/预%与IOS指标Zrs、Rp、Fres、R5、X5、R5-R20的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FEV1实/预%与Rc、R20、R35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
10.78例COPD患者的肺通气指标FEV1/FVC%与Zrs、Rp、Fres、R5、R20、X5、R5-R20的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FEV1/FVC%与Rc、R35的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
11.Zrs在53例COPD患者各级间的比较中:Ⅰ与Ⅲ比较、Ⅰ与Ⅳ比较、Ⅱ与Ⅲ比较、Ⅱ与Ⅳ比较、Ⅲ与Ⅳ比较有极显著差异;Ⅰ与Ⅱ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Rc在53例COPD患者各级间的比较中:Ⅱ与Ⅳ比较有显著差异;余各级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3.Rp在53例COPD患者各级间的比较中:Ⅰ与Ⅳ比较、Ⅱ与Ⅳ比较、Ⅲ与Ⅳ比较有极显著差异;Ⅰ与Ⅱ比较、Ⅰ与Ⅲ比较、Ⅱ与Ⅲ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14。Fres在53例COPD患者各级间的比较中:Ⅰ与Ⅱ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级间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15.R5在53例COPD患者各级间的比较中:Ⅲ与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Ⅰ与Ⅳ比较、Ⅱ与Ⅳ比较有极显著差异;Ⅰ与Ⅱ比较、Ⅰ与Ⅲ比较、Ⅱ与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6.X5在53例COPD患者各级间的比较中:Ⅱ与Ⅲ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Ⅰ与Ⅳ比较、Ⅱ与Ⅳ比较、Ⅲ与Ⅳ比较有极显著差异:Ⅰ与Ⅱ比较、Ⅰ与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7.R5-R20在53例COPD患者各级间的比较中:Ⅱ与Ⅲ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Ⅰ与Ⅳ比较、Ⅱ与Ⅳ比较、Ⅲ与Ⅳ比较有极显著差异;Ⅰ与Ⅱ比较、Ⅰ与Ⅲ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作为运动耐力评价简单而又可靠的方法,行走试验的6MWD可作为COPD分级的一个重要补充参数,以更全面反映患者病情。6MWD能反映COPD患者的日常活动状况和运动耐力,又与肺通气功能有一定相关性,故尤其推荐用于没有肺功能检查设备的基层医院,建议纳入COPD诊治指南。
2.6MWD可作为评价COPD治疗疗效的指标之一,用于临床对COPD疗效的评估。
3.IOS参数Zrs、Rp、Fres、R5、X5、R5-R20均可作为COPD分级的重要补充参数,尤其适用于Ⅲ、Ⅳ级无法配合进行常规肺通气的COPD患者。
4.IC可作为反映运动耐力的重要参数,并能更好反映患者的主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