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间分配中议程和习惯性反应的关系:个体差异的视角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倡导“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习者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更好的分配学习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是众多学习者面临的一大问题。因此,对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分配开展实验研究,无论是对学习时间分配理论机制的丰富,还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学习时间分配是指学习者将时间资源分配到不同学习任务上的计划行为(李伟健,家晓余等,2013)。它反映了学习者对任务的理解和选择性参与的能力(Perfect&Schwartz,2002),是元认知控制研究的重要指标(Metcalfe&Shimamura,1994)..Dunlosky和Ariel(2011)认为,影响学习者学习时间分配主要有两类因素——议程和习惯性反应。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Ariel,Harthy&Dunlosky,2011;Ariel&Dunlosky,2012),同时,决策领域对“个体异质性”的研究热潮给我们以启示——学习时间分配的个体差异也值得探究。本研究采用Ariel和Dunlosky(2012)的范式,由3个实验组成,均为6×3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项目呈现顺序水平和项目分值大小。因变量为回忆成绩、自定步调学习时间和项目选择。实验1探讨项目呈现顺序及分值大小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以此揭示学习时间分配中议程和习惯性反应的关系。结果发现,无论在哪种呈现顺序下,个体首选列表左边项目和列表高分项目的平均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2和实验3从个体差异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个体认知反思能力和冲动性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以此检验议程和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的作用程度。实验2结果发现,个体认知反思能力水平与首选列表左边项目的平均试次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首选列表高分项目的平均试次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同时,启发型决策风格个体首选列表左边项目的平均试次数显著高于列表高分项目,而分析型决策风格个体与此相反。实验3结果发现,个体冲动性水平与首选列表左边项目的平均试次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首选列表高分项目的平均试次数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议程和习惯性反应共同作用于学习时间分配。(2)个体认知反思能力影响学习时间分配。在项目选择上,启发型决策风格个体表现出更多的习惯性反应;而分析型决策风格个体更多执行“优选高分项目”议程。(3)个体冲动性影响学习时间分配。在项目选择上,冲动性越高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习惯性反应。
其他文献
本研究在参考国外同类问卷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员工的具体情况,经过初测、正式测量、交叉验证三个阶段的筛选、添加、再筛选、验证,得到了具有较高信度、效度的组织政治问
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六章:导论.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大学精神的内涵探究.从追溯大学的起源和探究大学涵义入手,
本论文主要从教材的角度对初中科学教材综合方式进行研究。具体选取《德国初中综合理科》、美国《科学探索者》、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三套教材进行综合方式的研究。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大型系列纪录片概述。从创作题材和内容倾向上来说,大型系列纪录片主要分为历史文化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