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流业务外包的供应链金融方案的设计与评估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zhur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Martin Christopher)在1992年曾指出: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当时供应链的概念才刚刚形成。20年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的不断蔓延,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应收、成本、人力资源等常规因素的比拼,而是从供应商(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一直到终端用户(甚至包括回收经济)的供应链一体化竞争,竞争的目的也不再是单一的市场份额或者产品成本优势,而是供应链利润最大化。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追求整个供应链用最少的成本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在供应链协同的过程中,资金的统筹调度一直是协同的难点所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有各自不同的资金状况和经营状况,而核心企业也时常面临资金紧张而引发供应链资金流断裂的风险。特别是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本身周转资金就不充裕,自身获取外部资金(如银行贷款等)的能力又不足,完全依靠核心企业的回款来满足再生产环节的资金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协同性就比较脆弱。那么如何能够在不增加核心企业的融资压力的前提下,又能满足供应链中增量资金需求?无疑,最有效的方式便是目前正在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体系的供应链金融。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阐述了在物流外包的情况下,企业如何设计其个性化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以期解决其供应链中的资金短缺以及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同时本文还对供应链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和效益评价进行了分析,力图使同样面临供应链资金问题的企业从中得到启发。
其他文献
城市规划行业的校办企业是高校教研成果、科技资源转化的高级形式,同许多校办企业一样,存在着经营管理问题,包括与学校产权关系不清晰、体制机制不适应当前市场、激励与风险
在国际市场上,作为资本运营的一种手段,上市公司的分拆被普遍得到运用。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乏,分拆上市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还处在新兴事物发展的
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全球化经营。尽管这些企业全球化的路径不尽相同,但在此过程中很多企业都面临了相似的“文化困境”。因此,立足于全球化的视
众所周知,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两项最基本的财务活动,支撑着企业的经营和运转。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其中就有很多学者从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会面临各种各样无法预估的风险,切实可行并且符合公司状况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令企业有充足的实力应对风险,使企业在竞争中获胜。良好的会计控制
学位
21世纪以来,新生代员工成为当今企业的主要员工,相比于传统员工,他们更加自我和张扬个性,对工作不满意而引起了大量的流动,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以及随之对企业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