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下的建筑大师设计草图创作构思与表达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草图是建筑师进行建筑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记录建筑师图示思维、推敲设计的载体,建筑大师的设计草图尤其反映着他们的创作思想、设计方法和个性特点,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以往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尚不丰富,而在当代,由于草图的作用逐渐被计算机所取代,对设计草图进行深入研究的专家更为稀少,研究成果更为匮乏。而设计草图作为建筑师的基本功,不仅不能放弃,而且应该得到强化和发展,因此,在目前国内建筑过分追求速度、迷信技术、忽视品质的语境下,深度研究建筑大师的设计草图,有利于直观、高效地学习大师的哲学理念、设计思想和表现手法,以提高设计水平,繁荣建筑创作,在当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建筑大师的设计草图为研究对象,在概念界定、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设计草图的研究框架,总结了设计草图的相关理论,阐释了设计草图的基本特征,并从三个视角对国内外二十余位建筑大师的草图案例进行了具体阐述和深度分析。这三种视角的分析分别是:从立意草图视角分析——从整体、意象、空间出发的设计草图;从细化草图视角分析——从局部、技术、概念出发的设计草图;从表现草图视角分析——从氛围、真实、技法出发的设计草图。论文详细讨论不同的建筑大师在运用草图推敲设计时的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逻辑方式、不同的设计理念以及风格独特、特征鲜明的各类草图;对比分析建筑大师不同的构思逻辑、推敲方式及表达效应,归纳总结出设计草图的运用方法和思考方式。论文的研究结论重申了设计草图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意义,希望建筑师对设计草图建立全新的认识,高度关注草图之于建筑创作的重要性,在建筑创作中将设计草图与方案概念、细部结构、效果表达等方面建立起有效联系,为建筑创作带来更多元化的思考和更广阔的视野。全文共有6章,约78000字,图表121幅(图99幅,表22幅),附录1(国外建筑大师设计草图150例),附录2(国内建筑大师设计草图50例)。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着互联网等科技行业的兴起,产业结构逐渐转型。与此同时,南京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对传统工厂片区进行整体工业退出,实现城市功能再造,而旧改类创意产业园逐渐映入公众眼帘主要是因为南京多年来历史沉淀遗留下来的工业厂房。即便全球各国均在运用工业遗迹加速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创意产业园整体的改造建设中,大都注重园区建筑改造、规划布局、业态属性或者落实到具体的空间设
近年来,随着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迅速发展,发展重心已经由规模的扩张转向教育内涵的发展。新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育模式由于其打破传统教育模式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壁垒,为越来越多的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所接受。实训楼作为工科类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实训教学场所,教育模式的更新必然会对实训楼建筑的平面布局和功能组织产生相应的影响,相较于丰富的针对新型教育模式的研究,针对在新型教育模式下实训楼的一
当下有关江南传统民居的研究成果丰硕,其中针对传统民居中建筑构件的研究多集中于构件装饰艺术的探讨、营造技艺研究,以及构件加工模数尺度研究等。在传统民居类的文物建筑修缮、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学术研究中,对建筑构件的处理往往是“保留、修缮原有构件”、“采用传统手法修旧如旧”,对保护修缮工程中应如何具体地保护传统建筑构件,如何再加工使用,往往语焉不详。随着城镇化加速发展,很多传统村落民居被拆除、改造,大量
城市建筑高度展示了城市风貌与城市形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筑高度不断提升,城市建筑与自然山水之间的对立也日益显现。但是,在城市建筑高度控制上,相关控制方法并不严谨,城市规划师大多以经验去判断建筑高度的控制指标,实际实施过程中的建筑高度则更多的考虑日照间距等,往往较少考虑城市整体形象与风貌。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理性的建筑高度控制方法迫在眉睫。南京江北新区是2015年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新区,周边自
在当代美术馆的展示空间中,伴随着体验性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公众对于信息接收处理能力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当代美术馆的展示空间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在传统美术馆的展示空间无法满足新需求时,互动体验性的展示空间设计策略应运而生。人们更希望能通过与展示空间产生双向互动产生体验感,从而高效的汲取展示空间的信息,并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提高观展的效率,寓教于乐。如何对互动体验性空间进行设计,是
近十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给人民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较大。城市作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载体,需要为城市内部的居民提供安全的、足够的避难场地。但是目前存在的城市建设发展问题,使得避难空间的分布与居住用地的分布产生了空间上的不匹配性,因此对避难空间体系的公平与效率研究对灾时保障居民安全拥有积极的意义。本文认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地忽略了避难空间的建设与居住用地之间动态的关系,城市避难空间的选
在全球老龄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中国的老龄人口规模也不断扩大,养老压力日益凸显。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出行特征及出行方式的转变使得其对城市发展提出更多需求,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面主要反映为对功能配置的多元需求及空间布局的步行可达需求。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趋势下,社区的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保障尤为重要。同时,面对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发展转型新要求及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而日益增长的居民需求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小学英语教学的方式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科技信息化教学阶段,使小学英语课堂更加智慧化、丰富化,而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也更多样化、简单化。小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有各方面的困难,不像汉语语言那样能迅速学会,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智慧课堂让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式逐渐贴近汉语语言的学习方式。智慧课堂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来创建出适用于他们的英语学习方式,这不仅
期刊
培智学校是为特殊学生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帮助他们获得知识、补偿缺陷的教育机构。培智学校诞生200多年来,相较于丰富的规划设计实践,相关理论研究显得滞后。鉴于此背景,基于特殊学生障碍特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阜南县培智教育学校为例,探讨培智学校空间应对策略。通过文献和实地调查,总结特殊学生感知与行为障碍特征,分别是感受性低、感觉统合失调、空间知觉发展落后、行为情绪化、行为异常、肢体活动障碍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使得商品已不再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网络经济的崛起使得消费行为已不局限于特定场所,传统的销售模式正在经历着转型的阵痛,新兴的体验消费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在此背景下,兼具体验与销售功能的产品体验中心应运而生。对前人关于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成果,进行选择性的运用,旨在发现该类建筑中与消费心理与行为存在较强关联的要素。采用语义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和行为观察法,从消费者的视角,对4个产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