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场中3-N-氧化咪唑炸药的合成设计和性质理论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y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扩展新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在炮弹、火箭弹、导弹战斗部和核武器起爆系统的应用范围是增强我国国防实力的重要保障。进行新型高能量密度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设计以及在外电场中爆炸特性和安全性的理论研究可为其在外电场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爆炸和安全性参数标准,对于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探明外电场作用下3-N-氧化咪唑炸药稳定性特征,对于其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合成和应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鉴于此,本论文进行了以下工作:
  借助M06-2X/def2-TZVP//BHandHLYP/6-3G*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在外电场作用下N-甲基咪唑在H2O2存在下水解生成3-N-氧化咪唑的反应动力学,探索了H2O2的氧化作用合成3-N-氧化咪唑炸药的合成路线设计。计算了以7种最稳定的H2O2???H2O???3-N-甲基咪唑复合物作为初始反应物、2种初始反应、8种反应路径的多达100多种基元反应的化学键断裂与形成过程、反应的活化势垒、反应焓变和吉布斯自由能。结果发现仅仅只有3个基元反应能形成含有?O(H)H???N基团的结构,随后生成N?O(H)H中间体,尽管已有部分N→O配位键的键级性质,然而活化能较高,超过200.0kJ/mol,正的吉布斯自由能较大,表明即使在外电场中,H2O2???H2O???N-甲基咪唑复合物也不易直接反应形成含有N→O配位键的3-N-氧化咪唑炸药,N?CH3的氧化比较困难。在外电场辅助下,以上路径均难以制备3-N-氧化咪唑炸药,H2O2氧化路径可能行不通。
  借助M06-2X/6-311++G**和CCSD(T)/6-311++G(2d,p)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在外电场作用下3-N-氧化咪唑与1-羟基咪唑互变异构的质子转移反应动力学,探索了咪唑环上N–OH和N→O配位键的转化合成3-N-氧化咪唑炸药的合成路线设计。研究发现,对于“3-N-氧化咪唑→N-羟基咪唑自由基→1-羟基咪唑”的正逆反应,平行于N→O或者N?OH键轴方向的电场对反应势垒和速率常数的影响均比平行于其他方向的电场对反应势垒和速率常数的影响大。在?0.010~+0.010a.u.外电场中,沿N→O或者N?OH键轴方向,正向反应“3-N-氧化咪唑→N-羟基咪唑自由基→1-羟基咪唑”过程中速率控制步骤的活化能均低于逆向反应过程中速率控制步骤的活化能,说明正向反应优先于逆向反应,以生成1-羟基咪唑为主。随着电场强度从O向N方向增加,化学平衡向1-羟基咪唑形成方向移动,产物1-羟基咪唑的量增加。相反,当电场强度从N向O方向增加时,“1-羟基咪唑→N-羟基咪唑自由基→3-N-氧化咪唑”的活化能降低,速率常数增加。导致化学平衡运动朝着生成3-N-氧化咪唑的方向发展。
  为了将外电场引入炸药体系而避免偶然爆炸事故的发生,借助B3LYP/6-311++G(2d,p)和M06-2X/6-311++G(2d,p)理论方法,研究了外电场方向和强度的变化对1,4-二硝基咪唑-N-氧化物炸药潜在引发键的键长、AIM、硝基电荷、键离解能及分子的前线轨道、偶极矩、表面静电势、撞击感度、静电火花感度和冲击起爆压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电场和外电场作用下,N–NO2是最可能的引发键,其次是N→O,最后是C─NO2键。外电场对C─H键性质的影响甚微。外电场增大了分子偶极矩。沿N→O、C─NO2键轴正方向和N─NO2负方向的外电场使N→O和C─NO2键离解能减小、N─NO2键离解能增大、h50值增大、撞击感度降低;与上述反方向的外电场对引发键和撞击感度的影响正好相反。引发键键长、AIM电子密度、硝基电荷、键离解能和h50值的变化量与外电场强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外电场对电火花感度和冲击起爆压力的影响不大。
  借助M06-2X/TZVP理论方法,研究外电场作用下硝基和氨基取代的叠氮化3-N-氧化咪唑分解反应动力学,预测了高感度3-N-氧化咪唑炸药在外电场中的稳定性。借助M06-2X/TZVP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六种硝基和氨基取代的叠氮化3-N-氧化咪唑在外电场中的抽氮反应动力学,并与相应的含有叠氮苯的抽氮反应动力学进行了比较,计算了外电场对各个起爆反应路径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结构和稳定性以及过渡态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电场对叠氮化3-N-氧化咪唑基元反应的势垒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其撞击感度和静电火花感度的变化。
  选择了2-、4-和5-被硝基和叠氮基取代的3-N-氧化咪唑炸药为研究对象,借助M06-2X、MP2和ωB97X-D理论方法在6-311++G(3df,3pd)基组水平上,探讨外电场方向和强度对3-N-NIO/AIO???HF???HF以及3-N-NIO/AIO???Na+???H2O体系N→O引发键强度影响,研究外电场中分子间氢键、分子-离子协同效应的变化规律,预测了含有氢键、分子-离子的3-N-氧化咪唑炸药在外电场中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无电场和外电场作用下,3-N-氧化咪唑炸药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极大影响了体系总能量、偶极矩、N→O引发键强度和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能的大小;而且,外电场作用下,三聚体与二聚体相比,N→O引发键强度和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其协同或反协同效应不明显。
  选择了2-、4-和5-被硝基和叠氮基取代的3-N-氧化咪唑炸药为研究对象,借助M06-2X、MP2和ωB97X-D理论方法在6-311++G(3df,3pd)基组水平上,探讨外电场方向和强度对3-N-NIO/AIO???Na+???H2O体系N→O引发键强度影响,研究了外电场中分子-离子协同效应的变化规律,预测了含有分子-阳离子相互作用的3-N-氧化咪唑炸药在外电场中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无电场和外电场作用下,3-N-氧化咪唑炸药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极大影响了体系总能量、偶极矩、N→O引发键强度和分子-离子相互作用能的大小;外电场作用下,三聚体与二聚体相比,N→O引发键强度和分子-离子相互作用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协同显著,这与氢键体系不同。
其他文献
目前,云平台根据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之间签订的服务水平协议(SLA)为用户提供付费服务,云平台提供商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引入体验质量(QoE)指标,该指标包含用户关于服务质量(QoS)和用户需求的反馈信息.但有些贪婪的用户为了获取超出SLA以外的服务,故意提供错误的反馈信息,影响到QoE收集的准确性,因此,云平台提供商必须监控QoE指标,并根据该指标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已有研究者对云平台QoE的监测
学位
为了处理现实问题中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者们构造了一系列的数学模型,例如:模糊集模型、粗糙集模型以及软集模型。其中,软集模型具有包含参数化工具的特点。通过使用软集模型,人们便于从不同的属性(参数)的角度对同一事物(问题)进行刻画与分析,也便于从不同的属性(参数)的角度对事物(问题)所包含的不确定性进行研究。将软集模型与其他理论模型相结合,可以得到软集的扩展模型。软集的扩展模型顺承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飞速发展,网络传输的数据量也在不断增加,日益增长的网络数据对网络带宽和服务器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网络数据分发的实时性与可靠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随着网络规模和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请求往往聚集在少数网络资源上,这就导致了网络请求的负载不均。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将一些热点资源迁移到网络低负载区域的节点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网络资源的负载均衡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身边。网络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和实现网络应用流的通信和传递方式。大量的应用流数据和各式各样的通信协议规则都为网络应用流量的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对网络应用流量识别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不断更新识别特征,改进识别算法以应对过去模型和方法对现有网络的缺陷和不足。但对现有的复杂网络流的识别仍存在以下挑战:特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服务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其依托于主机的端口对外提供各种服务如HTTP、SSH、FTP等。网络服务在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隐藏了不可忽视的风险与隐患,近年来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网络安全态势日益严峻,国家积极加强对互联网安全的治理。在此背景之下,就更需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较大规模的各种网络服务进行统计和监管。  本课题首先对网络服务探测技术进行研究,针对
学位
人脸关键点检测指的是从原始的人脸图像中检测出面部的目标区域。精确的关键点检测在众多人脸相关的科研和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人脸识别、人脸动画、人脸姿态估计和人脸建模等。从技术实现上看,人脸关键点检测可以拆分为两个子任务:人脸检测和人脸关键点定位。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凭借着优秀的图像特征自动提取能力,深度学习极大促进了人脸关键点检测研究的进展,但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得不引起重视:主流的人脸关键点检测
命名数据网络,NamedDataNetworking(NDN),是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络架构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员。NDN改变了传统IP网络的传输模式,它利用路由节点可以存储数据的特点,实现了分布式的信息交换。NDN天然支持组播和多源多路径的传输模式,它的中间缓存特性也能大大减少网络时延。NDN现在已经在物联网以及传感器网络中有大量的应用。但是,NDN的固有架构只支持Pull型通信模式,缺乏Push型传输
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盐、烷基苯磺酸是我国日化行业磺化装置生产的主要产品。随着产品质量和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磺化产品工艺优化和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开展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盐脱除二噁烷的工艺、十二烷基硫酸钠盐的干燥工艺及磺化碱洗水的处理工艺方面的研究。  首先,论文对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盐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降低了产品中1,4-二噁烷的含量。对原真空中和工艺系统脱
学位
使用太阳能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清洁可再生燃料生产技术。最近几年,具有优异光催化活性的Bi基半导体和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强吸附CO2能力的碳基载体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单一的BiOBr光催化剂,存在e--h+对的低分离效率和弱的CO2吸附能力,限制了其在光催化CO2还原中的开发和应用。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种理想的光催化剂体系,该体系具有优异的光吸收性,光生e--h+对
近年来核能利用的快速发展使得放射性核废物的产生量显著增加,如何安全妥善地处理好这些核废物,使之不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是影响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开发功能性纳米材料用于高效快速地去除水体中的放射性核素已成为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环境修复的有效手段。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是一种新型的层状纳米材料,MXene材料因表现出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活性位点、较高的离子交换容量、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