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骨科手术中越来越多地应用内植物。内植物植入人体后,一旦发生细菌感染,将可能导致内植物感染。而内植物感染是骨科手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不仅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损失,也对骨科医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保证内植物材料生物性能的同时还具备抑菌性或抗菌性成为骨科医生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内植物植入体内后,瞬间被人体的体液包裹,体液中的纤连蛋白也分布于内植物表面,而纤连蛋白是细菌种植和粘附的主要生物学因素,由于细菌粘附是内植物感染的始动因素,因此对内植物表面进行抗纤连蛋白粘附修饰成为新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内植物表面进行超疏水修饰后,可以减少纤连蛋白对内植物的粘附,即减少了细菌的种植和粘附,提高了内植物的抑菌能力。此外,运用电化学方法在内植物表面装载纳米银,利用银的杀菌效应可使内植物具备一定的抗菌能力。目的:为了预防内植物感染的发生,必须打破细菌在内植物表面粘附的始动环节。通过改变内植物表面润湿性,对不同亲疏水表面对纤连蛋白和细菌粘附影响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验证其抑菌效果。此外,在内植物表面构筑OCP(磷酸八钙)/Ag/TiO2复合结构,并验证其抗菌效果。材料和方法:1.应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钛金属表面构建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2.应用自组装法,将低表面能物质修饰在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基础上,在内植物表面构建超疏水涂层3.应用接触角分析仪分析自组装后内植物超疏水涂层的润湿性4.通过体外抗纤连蛋白粘附和体外模拟内植物植入抑菌试验,比较不同表面对纤连蛋白和细菌粘附的影响,观察内植物超疏水表面的抗纤连蛋白粘附和抑菌效果5.通过两步电化学法在TiO2纳米管阵列膜层表面构筑OCP/Ag/TiO2复合结构6.通过体外抗菌性试验和动物体内植入试验等评价OCP/Ag/TiO2复合涂层的抗菌性和生物活性结果:表面征貌:在氢氟酸溶液中,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反应电压等参数,可在钛金属表面制备出一层形态相对规则、大体均匀一致管状结构,这层管状结构可形成丛林状纳米管阵列薄膜。超疏水表面抑菌效果:经低表面能物质PETS修饰的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其接触角可达到156°±1.0°。体外抗纤连蛋白粘附和体外模拟内植物植入抑菌试验证明:相对于亲水和普通疏水表面,超疏水涂层能够明显降低纤连蛋白和细菌的粘附。OCP/Ag/TiO2复合涂层抗菌实验:体外实验证明,OCP/Ag/TiO2复合涂层可以明显减少细菌粘附,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可减少50%。体内实验证明,载有一定尺寸纳米银的OCP/Ag/TiO2复合涂层可以明显改善骨感染和骨髓炎临床症状。病理结果:OCP/Ag/TiO2复合涂层侧的骨髓感染程度、皮质骨破坏和骨膜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侧。结论:1.在钛金属表面可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构建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2.通过自组装法可在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构成超疏水涂层,且该涂层能大大降低纤连蛋白和细菌的粘附。3.在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可以构筑OCP/Ag/TiO2纳米复合结构,该涂层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优良的抗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