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景理论的船舶避碰决策优化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z7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两船避碰决策流程分析,探讨避碰决策中的关键因素,分析其对船舶避碰行动的影响,进而结合AIS轨迹和问卷调查中避碰行为关键参数统计分析,发现船舶避碰过程中存在船员避碰决策行动差异问题。针对该问题,以提出一种能够体现决策过程中船员风险偏好的避碰方案优化模型为目标,在研究船员的驾驶适宜性和风险感知效用之后,用K-均值聚类的方法将船员按照风险偏好情况分为三类,并基于此,提出用一种能够在避碰决策过程中体现船员个人风险偏好情况的船舶避碰方案决策优化模型。论文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船员避碰决策过程及避碰行为差异。首先,分析船舶避碰决策流程和同一会遇场景下分别由不同安全会遇距离和转向幅度导致的船舶避碰行动时机差异。进而利用长江口船舶避碰AIS数据及船员避碰行为问卷调查,分别统计了船舶避碰时转向幅度、最近会遇距离、TCPA、开始行动时两船距离等避碰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指标进行统计描述,研究指标分布情况及指标值之间的皮尔逊关联系数,分析船员避碰决策的差异情况。
  (2)提出了船员驾驶适宜性模型和风险感知效用模型。运用专家打分所获得的数据和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船员驾驶适宜性等级分布情况,探讨船员年龄、海龄、职务与驾驶适宜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船舶避碰驾驶行为过程模式,提出风险感知效用模型,运用K-均值聚类法对船员风险感知效用值进行聚类分析,将船员分为谨慎型、中间型和激进型三类,并进一步分析比较不同风险偏好类型驾驶员的驾驶适宜性差异。
  (3)构建基于前景理论的船舶避碰决策优化模型。基于船员风险偏好类型,根据文献查阅和海员驾驶经验,选取碰撞危险度、航程损失和轨迹平稳性作为避碰决策优化指标,结合前景理论和灰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基于前景理论和多指标灰关联方法的船舶避碰方案决策优化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构建的决策优化模型能够很好的结合船员的风险偏好情况,实现依据风险偏好情况进行决策优化的目的。
  本研究从船员避碰决策差异出发,提出了基于前景理论的避碰决策优化模型,根据船员风险偏好来优化避碰方案,拓展了避碰决策优化问题的研究思路,有助于推进船舶避碰智能化和拟人化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十大孔兑是黄河内蒙古段南岸鄂尔多斯境内的十条季节性河流。每到汛期,十大孔兑地区山洪爆发,大量洪水泥沙涌入下游,造成洪涝灾害。引洪淤地工程,建在十大孔兑的中下游地区,把洪水泥沙引入库布齐沙漠腹地,将洪水泥沙化为洪水资源。一方面可以减少汛期河道内的泥沙,防止黄河泥沙淤积。另一方面可以截留部分洪水泥沙,补充地下水,治沙淤地。本文主要对引洪淤地工程补充地下水方面进行研究。其一,重点进行水文地质评价,研究地
学位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我国北方是内蒙古境内面积最大的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但同时草原沙化退化现象也十分严重。因此分析气象要素与牧草蒸散发量和产量的关系可以为改进、完善现有草原保护技术、退化恢复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的代表区西乌珠穆沁旗巴拉格尔河流域的放牧和禁牧区为例,利用SIMDualKc模型模拟得到禁牧区及放牧区的牧草蒸散发量,并利用CENTURY模型模拟得到禁牧区及
学位
水文气候因子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生态环境、资源的更新变化与开发利用,特别是干旱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对水文气候因子变化敏感。近几十年来,全球水文气候因子的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影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水文气候因子的模拟预测研究,可进一步丰富完善模拟预测理论,对未来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在分析总结各类相关已有模拟预测理论的基础上,选
学位
多年来,引黄灌区渠道淤积问题是影响灌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包头镫口扬水灌区总干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5年总干渠道衬砌后的各断面的含沙量、水流挟沙能力、时空变化及总的输沙率,并结合总干渠的流量、流速等相关资料,根据泥沙运动的有关理论,对总干渠的泥沙运动特性进行理论分析。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干渠的挟沙力的时空变化规律、泥沙输移特性、泥沙沉降、起动、含沙量的垂线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学位
科尔沁是中国最大的沙地,人类活动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有关中国科尔沁沙地土壤呼吸(Rs)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尤其是沙丘-草甸梯级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分布与变化规律还不清楚。本文选择相邻的呈梯级分布的流动沙丘裸地、固定沙丘小叶锦鸡儿群落、沙丘-草甸过渡带人工杨树林、草甸芦苇群落四种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观测生长季不同时期土壤呼吸的日、月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影响土壤呼吸的主导因素在时
在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和北方矿物型稀土资源开发中,已经发展了多套浸取工艺和稀土元素的全萃取分离流程。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原先技术满足不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氯化钙-硫酸铝分阶段浸取离子吸附型稀土,并用氢氧化稀土来皂化P507酸性有机相,与萃取分离过程减排降耗技术相耦合,进一步优化南方和北方稀土资源的提取分离工艺流程。  利用氯化钙和硫酸铝以分阶段浸取的方式来实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的绿色高效提取,以解
学位
基于涉氢催化转化反应如热催化加氢、光催化加氢等反应的广阔应用前景,就相关催化工艺进行革新和提升长久以来都是学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开发性能优异、稳定耐用、绿色廉价的新型催化剂一直是核心目标。就这一目标,针对目前主流金属催化剂的缺陷,并结合本课题组前期探索工作,本研究以含La、Ni及P的前体化合物经水热合成体系构建出了LaPO4/Ni2P复合结构材料,首先考察了这类材料对热催化加氢反应如乙酰
学位
碳烟颗粒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身体健康存在很大的威胁,因此消除其污染迫在眉睫。催化燃烧是消除碳烟颗粒污染的有效方法,其核心是研制低成本,高活性的催化剂。本文针对碳烟颗粒燃烧的特点,探究了碱金属改性SnO2和Nb2O5制备催化剂用于碳烟颗粒消除的性能。并采用XRD、Raman、H2-TPR、XPS、EPR、InsituDRIFTS、FTIR、O2-TPD等表征手段,探讨了催化剂的结构性质与反应性能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中国无人艇研发已进入模块化、功能化阶段。为保证无人艇在航道中能成功避障安全航行,无人艇的环境感知模块必须及时、准确实现障碍物识别及检测。多线激光雷达(LIDAR)作为传统雷达(RADAR)技术与激光扫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测量精度高、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在无人车、智能机器人等地面领域应用广泛。结合水面障碍物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的反射特性,激光雷达在无人艇的环境
学位
随着经济发展战略国际化进程的加速,航运业的从业人员数量、货运吞吐量都呈现急速增长趋势。航运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通航锚地、水工建筑物建设等的持续增长,众多影响因素相互渗透,从客观上加剧了水上通航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并最终影响海事安全。在面对船舶安全威胁时,海事部门的应急决策对事故险情控制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安全研究中重视对海事决策的研究,将是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的有效途径。  海事应急决策是海事管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