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荒救济中的南京国民政府角色分析——以1931年江淮水灾为考察中心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江淮流域暴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灾,灾情遍及23省。在巨灾面前,国民政府改变了以往的救灾政策,设立了专门的救灾机构——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并以中央政权为中心,制定计划,动员人力和物力,将整个救灾过程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实现了救灾角色的转化。 文章的引言部分,对该问题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与总结,同时对本文中使用的角色、公共政策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另外论文写作中所使用文献也都作出相应介绍。 文章的主体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梳理了1931年江淮水灾概况。通过八省重灾区损失统计表更直观地考察了灾区的受灾状况,介绍了江淮流域各省的灾情。 第二部分,论述1931年以前南京国民政府在灾荒救济中的角色缺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国内战乱频繁,面对1928——1930年的西北大旱灾,国民政府并未采取有效的救灾措施,社会力量在灾荒救济中起主导作用。 第三部分,论述南京国民政府在江淮水灾救济中的角色转化。从南京国民政府对水灾的反应和救灾动员、救灾机构的设置、救灾实践三方面论述其在江淮水灾救济中实现了角色的转化,发挥主导作用。 第四部分,对南京国民政府在江淮水灾救济中的角色进行评估。从救灾形式、救灾环境、救灾资源等方面的分析中得出客观评价,并得出启示。 文章的结论部分得出,只有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其他文献
晚清时期,随着通商口岸开放与外资的侵入,山东传统商业遭受冲击,商贸结构、内外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民国成立后,山东商业在晚清时期发展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内陆商业发展等方
在南亚民族国家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巴基斯坦与印度和阿富汗这两个邻国都有根本性分歧。印巴之间存在克什米尔问题,巴阿之间则有普什图斯坦问题。巴阿一直不和,两国关系在七十年代
学位
在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率先开始世界新航路的开辟,并由此开始海外扩张。与此同时,因宗教改革而陷入困境的罗马教廷则力图在世俗王权的支持下,将天主教义及其普
永嘉苍坡方巷李氏家族是宋代温州地区一个普通又特殊的家族,有宋一代,它的发展经历了从平民家族向普通士人家族的转变。这个家族从五代末始祖初迁至宋末元初发展为有上百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