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关市盈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传统金融学理论,在有效市场理论假设的基础上,以戈登固定股利增长模型为起点,推导出市盈率的影响因素。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公司特征因素尤其注重公司绩效在市盈率决定中的作用,而缺乏运用行为金融理论的方法,从投资者行为即人为主观角度的考察和研究。本文利用上市公司在百度搜索引擎上出现的新闻条数作为公司媒体注意力的代理变量,创新性地从人为主观的视角研究了媒体注意力与市盈率之间的关系,全文提出4个原假设,引入加法形式和乘法形式的虚拟变量,通过逐个控制变量,有效解决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市盈率之间的联立偏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市场行情变化的截面数据模型和基于行业差异的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通过稳定性检验、自相关检验等方法,验证了全文的4个原假设,得到如下结论:1.配置在个股上面的注意力对市盈率的影响基本上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票的媒体注意力越高,其市盈率水平也就越高;在公司规模、公司业绩、公司风险等因素后,这种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即存在“媒体效应”。2.媒体注意力对市盈率的影响力度因市场行情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控制住其他解释变量的情形下,牛市与熊市相比媒体注意力对市盈率水平基本上有着更强的解释能力,也就是说媒体注意力与市盈率存在“行情效应”。3.媒体注意力配置具有“规模不对称性”,在大盘股和小盘股之间分配不均衡,相对于大盘股,小盘股更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和庄家的炒作,也就是说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着显著的“规模效应”。4.从行业分析来看,媒体注意力对市盈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媒体注意力对市盈率的影响力度会在不同行业表现差异,即所谓的“行业效应”。具体而言,在本文所分析的12个行业中,注意力对市盈率影响最大的是信息技术业,其次是传播与文化产业;而社会服务行业的市盈率水平受注意力强度的影响最小;注意力影响力度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综合业、农、林、牧、渔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五个行业则差异不大。本文发现,在2003-2010年,信息技术业与传播与文化产业的新闻条数基本上位属前列,相反社会服务业普遍较少,这表明,注意力驱动的买入行为确实会因投资者对行业的熟知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