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特点与生存分析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ong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是肺动脉高压中无明显病因,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恶性肺血管疾病。肺血管压力升高导致右心室重构,从而导致不良结局。1980年期全球多中心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真实世界情况通过注册登记研究的方式描述患者的基线数据以及长期预后。2010年起西欧队列提示患者入组年龄逐渐升高,并逐渐关注老年IPAH患者于年轻患者之间基线数据及预后的差别。我中心已发表1999-2004年,及2007-2009年我国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数据。本研究将探究2010-2012年上海及2013-2018年北京IPAH队列患者基线数据以及长期预后特征。方法:本研究为一项注册登记研究。纳入2010-2012年上海市肺科医院以及2013-201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IPAH患者,建立上海及北京队列共540人。本研究同时将患者分为18-30岁,30-40岁,40-50岁以及50岁以上老年患者。临床特点比较中,本研究收集并比较了北京及上海队列间各组临床数据,血流动力学数据以及初始药物治疗情况。生存分析中:研究者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本队列患者进行随访,主要终点定义为心血管原因死亡以及心肺移植。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研究组之间的生存曲线,探求北京及上海队列中患者的长期预后。同时北京与上海队列将与本中心1999-2004,2007-2009年IPAH队列临床数据及生存数据,以及东亚和西欧队列临床特点及生存进行比较。结果:上海队列中位数年龄为36岁,北京队列33岁,没有出现逐渐增长的平均入组年龄。上海队列相对于北京队列平均年龄更高,心功能更差,6分钟步行试验更短。老年患者相对年轻患者合并更多基础疾病,心功能更差,血流动力学方面,mPAP水平更低。99-04,07-09,上海队列及北京队列比较,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血流动力学水平中mPAP及PVR逐渐降低,药物治疗逐渐从单药治疗为主过渡到双药起始治疗。与东亚队列及西欧队列比较,我国IPAH基线数据水平与西欧队列中年轻组类似。生存研究中:上海队列IPAH队列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55.5%及37.7%,北京队列3、5年生存为88.9%、74.1%。生存较前提升,与西欧年轻队列及日韩队列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本中心IPAH患者基线数据平均年龄未呈现明确变化,与西欧IPAH队列年轻组其他临床表现类似,老年患者对于肺血管压力更难耐受,心功能相对更差。不同治疗时代,患者可更早期诊断,治疗手段也更加丰富。中国IPAH患者长期预后仍不佳,但北京队列患者五年生存与西欧队列持平。不同年龄层之间生存未见明显异常。具有更多合并症的老年IPAH患者诊断,临床特点及预后需进一步明确。
其他文献
D-T中子发生器由于具有产生的中子单色性好,产额可控,可以小型化,安全性高等优点,在快中子辐射损伤、中子照相、中子活化分析、石油测井、爆炸物检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主城区附近分布有盆地-背斜出露型地下热水。本文着重讨论该地区地下热水独特的分布和温泉出露特征,分析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探讨地下热水的
马具有多种毛类型,主要为鬃毛、被毛、尾毛和距毛。这种区域性差异对于研究同个体不同毛囊类型发育而言极具价值。但因动物福利保护,样品采集受限,实验开展困难等因素,国内外
詹姆斯·M.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1919—2013)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财政学家。因其把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分析范式运用于政治公共领域,发展了经济和政治决策的契约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图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质量的图像是众多实际应用所迫切需要的。图像分辨率是图像质量评价的一项关键性指标,它标志着图像描述场景细节信息的丰富
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参与生物体新陈代谢中的生化反应。血清中酶的活性可以特异性反映组织或器官的健康状态,因此,酶可以作为某些疾病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酶联免疫
第一部分评估和对比使用MESIAH及mHAP-Ⅱ评分预测肝细胞肝癌患者放射栓塞治疗后总生存期的准确性一、研究目的评价和比较MESIAH和mHAP-Ⅱ评分预测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纺织印染、皮革、造纸和塑料等工业每年都产生大量染料废水,由于许多染料具有极强的毒性,并能够致畸变、致癌、致突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
不可压缩热传导-对流方程是流体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程组,它足由粘性不可压缩流和温度场强耦合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因为小可压缩热传导对流方程组的非线性、速度和压力的强
第一部分:长链非编码RNA SNHG3在肝细胞肝癌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研究背景肝癌由于每年约84万新确诊病例和74万死亡病例成为肿瘤致死的主要元凶之一,其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