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并购活动在我国愈演愈烈。企业并购行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活动之一,它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能够迅速聚集资本、壮大企业规模、进入新市场的企业并购行为,成为我国企业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在并购活动中,目标企业价值的正确评估是企业能够成功实施并购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我国目前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但是这三种方法分别有其固有的缺陷。收益法对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存在逻辑错误且与企业实际寿命相背离;市场法对参考企业的选择较为苛刻,合适的参考企业很难寻找到,且假设交易市场是完全有效的,这与实际经营情况也有出入;成本法注重的是企业重建成本而忽视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获得的未来收益。剩余收益评估模型是将企业权益价值与企业会计变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是近十年来美国财务学界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但是它仍遵循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具有收益法固有的缺陷。鉴于此,作者对剩余收益评估模型进行了改进。首先,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过程,引入了明确预测期期末市净率这一财务指标,作为评估明确预测期后的长期收益的关键指标,而不需遵循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有效克服了收益法和剩余收益评估模型对长期收益资本化处理的弊端;其次,引入了杜邦财务模型,对剩余收益指标进行改进,使预测企业每期剩余收益与预测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销售净利率,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权益乘数和反映企业资产运营能力的资产周转率联系起来。通过预测明确预测期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和资产周转率的变化来预测剩余收益,从而解决了剩余收益评估模型中对剩余收益参数预测困难的难题。改进后的剩余收益评估模型综合了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的优点,它克服了收益法对明确预测期后的长期收益资本化处理、市场法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误差较大和成本法忽视目标企业未来收益的主要弊端,是一种可操作性强的评估方法。该论文采用了定性说明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探讨与案例应用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剩余收益评估模型的改进模型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在最后一章中,笔者探讨了协同效应的定义、内容及协同效应的评估方法及协同效应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