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宋代文言小说为主要考察对象,在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背景上把宋代文言小说作为文化现象加以思考解读,在社会文化、文学生态和小说文本三个层层递进而环环相扣的层面上加以开掘和阐释。探讨宋代文言小说在宋代文化、文学转型中的表现及其与此转型的内在关联,揭示它走向世俗的必然趋势及其现象与本质。论文凡十章,上下两编,上编为通论六章,下编为个案研究四章。 第一章,从宏观上把握并描述唐宋小说史的流变,揭示其观念发展、风格变迁的表现与根据。唐宋小说的嬗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从唐传奇到宋话本”的转变。宋代小说实际上整体地发生着相对唐人小说的重大变迁。以往习惯认为宋代文言小说相对唐传奇衰落了,但衰落的表象反映着实质方面的转移,宋代文风的嬗变是导致唐传奇体衰替的主因。 第二章旨在从唐宋文化转型的角度考量宋代小说的转型。宋代小说的走向世俗既是唐宋文化转型的结果,又是唐宋文化转型的深刻反映。宋代文言小说总体上表现出对俗文化的倾斜,这是小说写作精神或叙事价值取向的转变。 第三章旨在从宋代文学史全局上讨论宋代小说的走向世俗趋势,把小说与雅文学系统的交流状态尽量描述出来。宋代文学产生了走向世俗的动向,而宋代小说的走向世俗只是文学整体趋俗的一种体现而已。 第四章,探讨了宋代文言小说与说话(白话小说)的互动,以及文言小说在白话小说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叙事风格的变化。宋代文言小说吸收了白话小说的一些质素,体现了向说话艺术倾斜的趋势。 第五章,通过对于说唱戏曲表演形态的“小说”的考察,探讨宋代小说的全面的存在形态,更全面地揭示宋代文言小说走向世俗的趋势和意义。 第六章旨在通过对题材、叙事、接受三个层面的考察,揭示其世俗化走向。宋代小说在题材、叙事、接受方面都发生着相对前代小说的深刻变化,正是由于存在如此诸层面的变化,才促成了宋代小说的通俗化。 第七章至第十章是关于《丽情集》、《青琐高议》、《云斋广录》、《绿窗新话》、《醉翁谈录》的个案研究,它们是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文士小说与市井说话交流互动的生动例证,是宋代小说的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