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落后山区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练习、辅导、评价均未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而是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得学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差导致优质生源的大量流失,地方教育频频告急。于是,针对基础教育改革,在落后山区进行的“分层次教学”试验应运而生。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要求教师树立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使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间的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课外辅导、教学评价方面区别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分层次教学要求教师针对班内每一位学生的学业情况和身心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传授同一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一个班级中的学优生、学困生、中等生的情况,从不同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以相应的几个层次的教学深度和广度进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适合本层次的最佳要求,促进每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发展的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笔者以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为基础,采用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及经验提升法,借鉴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资料,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分析,把在落后山区工作中的感性认识提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出其中的规律,形成系统的、有借鉴意义、值得推广的研究成果。分层次教学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最优化教学理论以及苏霍姆林斯基和谐的教育内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体现学生主体性。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实践证实了在落后山区进行初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确实可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学习习惯的改善是有效的,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落后山区中学的存在有着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