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铁的液相还原法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3263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功率密度和超长的使用寿命使得超级电容器成为一个很有潜力的储能器件,但是能量密度低的缺点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同时降低其成本,廉价易获取且具有高理论比电容的氧化铁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但氧化铁存在导电性和稳定性差的缺点,为此本论文将氧化铁与碳纳米管(CNT)复合,利用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的CNT网络来负载氧化铁。所得的复合材料网络能促进电子的快速传输和离子的快速扩散,并结合氧空位调制和元素掺杂,进一步提升氧化铁的电化学性能,推进氧化铁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氧化铁的液相还原法合成研究。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碳布上生长CNT作为基底。以FeCl3溶液和NaBH4为主要试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在碳布/CNT基底上合成氧化铁,负载量为0.43 mg cm-2。XRD结果显示在30.3、35.7、43.4、53.8、57.3和63°处出现衍射峰,对应γ-Fe2O3(JCPDS Card No.39-1346)的(220)、(311)、(400)、(422)、(511)和(440)晶面。Raman信号中359、505和696 cm-1的三个峰也显示其为γ-Fe2O3。SEM和TEM的形貌表征可以看到氧化铁颗粒(直径约50nm)附着在CNT上。电化学测试显示氧化铁比电容在2 A g-1时达到814 F g-1(226 mAh g-1)。氧化铁的大的比电容归因于CNT提供的良好电子传输通道和大的比表面积。由氧化铁和氧化镍(同样由液相还原法合成)组装成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最高达到63.3 Wh kg-1,对应的功率密度为1.6kW kg-1。(2)氧空位对氧化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改变退火温度(200500℃)来调控液相还原法制备的氧化铁中氧空位的浓度,发现随温度升高,氧空位浓度由11%逐渐增加到26%,而氧化铁的比容量先上升后下降,300℃退火的氧化铁比容量最高为301 mAh g-1,之后升高退火温度,比容量下降。EIS结果显示,300℃退火的氧化铁具有最小的等效串联电阻。300℃退火的氧化铁经过5000圈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初始值的90.6%,表现出优秀的循环稳定性。将300℃退火的氧化铁样品组装成水系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9.32 kW kg-1下的能量密度为58.5 Wh kg-1,并且120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初始值的88%,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3)Sn元素掺杂对氧化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在液相还原过程中,通过调控氯化物混合溶液中Sn/Fe的比例(0.5%20%)来实现对氧化铁的Sn元素掺杂。XRD表明不同浓度掺杂后样品都含有γ-Fe2O3(JCPDS card No.39-1346)的峰位,另外2%和5%Sn掺杂样品除γ-Fe2O3外还出现FeOOH(JCPDS card No.44-1415)。研究发现,2%Sn掺杂的样品的活性物质沿着CNT分布均匀,而且彼此连接,使负载量得到极大提高。电化学测试表明2%Sn掺杂的氧化铁的负载量达到1.8 mg cm-2,比电容最大,为823 F g-1,面电容达到1514 mF cm-2。与NiO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最高为83.9 Wh kg-1,对应的功率密度为0.8kW kg-1
其他文献
弯曲成形网壳结构的成形方式极为特殊,其初始形态为由剪式铰节点连接的双向通长平面网格,通过对平面网格的弯曲实现结构曲面造型。成形过程中,由于剪式铰节点释放平面内转动
DoFP(division of focal plane,DoFP)偏振成像传感器由交错分布的偏振轴方向沿着0°、45°、90°、135°的四种微偏振成像元件组成,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成像速度快且
内燃机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愈演愈烈,减少排放势在必行。氢气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凭借其优良的理化特性在内燃机中将占据重要角色。纯氢内燃机主要存在动力性不足和储存困难
炭质页岩是一种软岩,广泛分布于我国广西等西南部地区,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炭质页岩极易发生风化,对于炭质页岩路堑边坡而言,边坡风化后很容易导致变形失稳,但对于差异风化
超级电容器具有快速的充放电速率、功率密度高并且安全可靠等优势,使其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储能器件。在众多的赝电容材料中,锰基氧化物和硫化物均有
针对长线跨区域埋地管道与地震断层、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特征,埋地管道所受的地震作用可以分为地震断层土体的位移效应和远场土体的加速度场效应。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跨断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于建筑的美观越来越重视。艺术的融入和空间的分配造就了大量的偏心结构,对于严重偏心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平扭耦
沥青混合料作为沥青路面的主要构成材料具有典型的黏弹性,温度的变化对于力学性能的影响十分敏感。沥青混合料在服役过程中,会在全温度域范围内反复作用。在我国大部分区域,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保证,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人类社会和科技越是进步,对能源的需求就越是增大,而能源需求的增加也使得人们对新型能源的需求增大,作为可再生能源的
湿法薄毡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高质量的批量生产可推动国家各项基础建设的发展。然而,目前针对于该产品的质量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于人工,在有精度差、效率低和难以保存瑕疵